眩暈是臨床中一種常見的癥狀,人們常說我得了眩暈癥。實際上眩暈癥并不是一個疾病的名稱,只是一種臨床癥狀。引起眩暈癥的病因多種多樣,耳石癥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耳石癥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其病因是由于內耳橢圓囊中的耳石脫落,誤入半規管中,在半規管的內淋巴液中漂浮,或者黏附于半規管的嵴帽上,當人的體位或者頭位改變時,耳石顆粒位置變化導致內淋巴液相對流動,從而出現眩暈的發生。當頭部靜止不動時,內淋巴液流動逐漸停止,眩暈癥狀逐漸消失。
耳石癥最主要的表現是:體位或者頭位變化后出現短暫的眩暈,持續數秒鐘至數分鐘,多伴有惡心,嘔吐,出汗,心慌等。當靜止不動后,眩暈逐漸消失,一般不伴有耳鳴,耳聾等耳部癥狀。
耳石癥的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復位治療。首先通過誘發試驗確定內耳受累側及受累的半規管,通過相應手法復位,使耳石回到橢圓囊中,達到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