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感染是否能自愈需要根據傷口的大小、深度、感染程度以及身體的免疫能力來判斷。若是輕度傷口感染、且傷口較小,身體免疫能力強,通常是有自愈可能性的;若傷口較大、比較深、感染嚴重,通常不能自愈。
如果傷口比較小且感染較輕,身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有可能將感染控制并使傷口逐漸愈合。例如,一些輕微的擦傷后出現的局部輕度紅腫,在保持傷口清潔、干燥的情況下,身體的免疫系統可以調動白細胞等免疫細胞來對抗感染,有可能使傷口自行恢復。
當傷口較大、較深,或者感染較為嚴重時,通常難以自愈。嚴重的傷口感染可能會出現化膿、疼痛加劇、發熱等癥狀,此時需要及時進行醫療干預,如清創、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顆粒、頭孢呋辛酯顆粒)等治療措施。
如果出現傷口感染,應密切觀察傷口的變化情況。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沾水和再次污染。如果傷口出現紅腫、疼痛加重、有滲出物或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