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特征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
痛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現。
六要:
1、嘌呤攝入要限制
痛風患者飲食調理的重點是要限制外源性嘌呤的攝入。痛風急性期,應選用低嘌呤含量的食品,糖尿病患者在總量控制的情況下,可食用精細飯、饅頭、西紅柿、黃瓜、水果、蛋、鮮奶。
2、總熱量攝入要適當
糖尿病患者要適當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逐步減輕體重。使體重抵達或接近理想范圍,以利于減輕痛風癥狀。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約占總熱量50%~60%即可。
3、蛋白質、脂肪攝入要合理
痛風患者每日從膳食中攝入的嘌呤應控制在250毫克內(正常人600~1000毫克/日)。蛋白質攝入過多,可增加尿酸的生成,加重病情,應約占總熱量15%~20%。蛋白質的提供以植物性谷類蛋白為主,搭配低嘌呤的蛋、奶動物性蛋白。每天可吃1個雞蛋,喝2袋牛奶(晨起、晚睡前各1袋)。
4、清淡伙食
與糖尿病飲食原則一樣,倡導低脂、低糖、低鹽膳食。多采用拌、蒸、煮、燴烹飪方法,少采用煎、炒、油炸。患有高血壓的患者,更要限制食鹽攝人,因為食鹽更能促使體內水鈉潴留,妨礙尿酸排泄,每日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內。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宜多吃。
5、維生素、無機鹽攝入要豐富在總量控制的情況下,多吃白菜、黃瓜、胡蘿卜、西紅柿、桃、梨、蘋果等低嘌呤的蔬菜及水果類堿性食物,使體液呈弱堿性能促使尿酸鹽結晶溶解和尿酸排泄,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蔬菜、水果還為機體提供了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維生素B1、C能促使組織、器官內堆積的尿酸鹽結晶溶解和排泄。
6、及時補充水分
水,既是尿酸的溶解劑,又可促使尿酸排泄,為防止尿酸鹽結石的形成,要養成喝水的好習慣,不渴也喝。每天飲水2500~3000毫升,保持尿量每日2000毫升以上。
六不要:
1、啤酒、烈性酒不要飲
飲酒是痛風急性發作的主要誘因。飲酒會引發尿酸增高,造成體內乳酸堆積,從而抑制尿酸排泄。特別是啤酒,在發酵釀制進程中會產生大量嘌呤使血尿酸升高。據檢測,正常人飲640毫升啤酒,血尿酸升高一倍。
2、不要吃火鍋
火鍋原料主要是龍蝦、牛羊肉、動物內臟、海鮮、貝類、蘑菇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據測試,涮一次火鍋比一頓普通餐攝取的嘌呤高10倍,以至數十倍。
3、濃茶、咖啡不要喝
濃茶和咖啡含嘌呤和咖啡堿,提倡喝白開水或淡茶。
4、酸奶不要喝
酸奶中的乳酸能干擾尿酸排泄,加重病情。
5、豆漿不要喝
黃豆屬于高嘌呤食物,嘌呤是親水物質,豆漿中含有大量嘌呤。
6、不要多吃粗糧
玉米、小米、高粱、黑面粉、蕎麥、燕麥、糙米、山芋中嘌呤含量高于細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