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可以使用艾草、花椒、生姜、紅花、獨活等泡腳去濕氣,如果病情嚴重,還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1、艾草:
艾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使用艾草泡水可以改善虛寒引起的手足不溫,還可以起到輔助去濕氣的效果,首先可以將艾草加入1500毫升的水煮開,等到溫度適宜后進行泡腳,泡腳的時間在15~20分鐘即可。
2、花椒:
中醫認為花椒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在泡腳的時候放入花椒,可以起到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對于體內的濕氣以及寒氣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生姜:
該藥材性熱,味辛,歸肺、脾、胃經,泡腳的時候適量放入生姜,可以起到發汗解表的功效,有助于去除體內的濕氣以及寒氣,首先將生姜去皮切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溫水蒸煮10分鐘左右,晾涼至40℃左右進行泡腳即可。
4、紅花:
通常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功效,泡腳的時候適量加入紅花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緩解不適癥狀,可以將紅花直接加到熱水里泡,泡腳的時候要水要漫過腳踝關節。
5、獨活:
獨活辛、苦、微溫,入腎、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解表的功效。在冬天用獨活泡腳,可以祛除風寒濕邪,對下半身的風寒濕尤為適宜。
泡腳過程中如果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泡腳,并尋求醫生的幫助,泡腳只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如果患者的濕氣比較嚴重,還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