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胃火的中成藥一般有梔子金花丸、清胃黃連丸、胃熱清膠囊、牛黃清胃丸、清胃消渴膠囊等。上述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1、梔子金花丸:
由金銀花、梔子、天花粉、黃連、黃芩等藥物組成。梔子金花丸功效為解毒、瀉火、清熱、涼血。服藥期間注意飲食清淡,不宜長期服用。
2、清胃黃連丸:
由地黃、黃連、連翹、桔梗、知母、黃芩、赤芍等藥物組成。清胃黃連丸功效為清熱解毒(清除體內熱毒邪氣)、清胃火、消腫。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忌煙酒。
3、胃熱清膠囊:
主要成分是大黃、珍珠層粉、救必應等。胃熱清膠囊功效為活血、理氣、清熱、止痛。脾胃虛寒(脾胃虛弱寒冷)者慎用。
4、牛黃清胃丸:
主要成分有大黃、梔子、菊花、人工牛黃、番瀉葉等。牛黃清胃丸功效為清胃火、瀉火潤燥、通便。
5、清胃消渴膠囊:
清胃消渴膠囊也是清胃火常見的一種中成藥,具有清胃瀉火(清除胃火)、養陰潤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胃火旺盛(胃部火熱邪氣旺盛)傷陰引起的多食易饑餓、形體消瘦、口渴、大便干結等病癥。是由石膏、地黃、玄參、黃連、天花粉等藥物組成。不良反應不明確,孕婦禁用。
如需用藥建議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使用,擅自用藥可能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