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造影是針對泌尿系統形態和功能檢測的一類方法的總稱,包括靜脈腎盂造影、逆行腎盂造影、膀胱尿路造影等多種方法。
在進行泌尿系造影時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一,造影前應該完善b超等無創性檢查,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疑診疾病選擇合適的造影方法,如靜脈腎盂造影、逆行腎盂造影或特殊靜脈泌尿系統造影等。
二,排除禁忌癥。造影前需綜合評估患者一般狀態,包括凝血功能、肝腎及心臟功能、在術前進行充分的危險性評估。有相對禁忌癥的患者應糾正危險因素后進行,并選擇合適的造影劑給予充分水化等處理方式。
三,腸道準備。由于腎臟屬于腹膜后器官,前面有腸器官遮擋,腸道內容物會對顯影造成影響,因此檢查前需要清潔腸道,一般方法為造影檢查前兩天進軟食,檢查前一天給予緩瀉劑,應禁食禁水6到8小時,檢查前先排大小便,確保腸道內氣體吸收及腸道清潔。
四,造影劑注射前應先做碘過敏實驗,方法是在靜脈內推注一毫升同樣的造影劑觀察數分鐘,若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蕁麻疹、惡心嘔吐、血壓降低、暈厥等現象則認為發生過敏反應,給予抗組織胺藥物及對癥治療。
五,泌尿系造影屬于有創檢查,造影劑一般具有一定的毒性及過敏源性,可以發生休克、呼吸心跳停止等嚴重的并發癥,因此術前應做好搶救的準備工作。術后應保持靜脈通路十五到三十分鐘,無不良反應后方可拔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