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骨病診斷標準一般是骨活檢,必要時需要結合臨床生化檢查。
骨活檢是診斷腎性骨病的重要基本方法之一,臨床生化檢查包括骨密度測定、甲狀旁腺激素水平測定、血清鈣指標測定、血清磷指標測定、血清堿性磷酸酶測定、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測定。腎性骨病又稱為腎性骨營養不良,多見于兒童、先天性腎畸形、進展緩慢的腎臟疾病患者,表現為骨痛、假性痛風、病理性骨折伴近端肌病和肌無力。其發病機理鈣、磷代謝障礙,腎衰早期血磷濾過障礙、尿磷排出量減少、血磷潴留、血鈣減少,還包括甲狀旁腺增生,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鈣質釋放增多,腎衰加重,大量骨鈣釋放,導致纖維性骨炎,維生素D代謝障礙也會導致腎性骨病,腎衰抑制1,25-二羥維生素D3合成,腸鈣吸收減少,血鈣降低,繼發甲狀旁腺機能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