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是以胃鏡為準還是病理為準無法直接作出,此說法無科學依據,因為萎縮性胃炎一般要以胃鏡和病理檢測的綜合結果為準。
萎縮性胃炎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其形成原因考慮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十二指腸反流、自身免疫機制異常等有關。如果患有此疾病后通常無不適癥狀,一般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內鏡檢查,在內鏡檢查時可觀察出局部黏膜紅白相間,皺壁變平,也可伴有粘膜顆粒或結節(jié)狀表現,此檢查方法對于病情的診斷可提供相應的依據,而組織病理學檢查,如果顯示固有腺體萎縮一般為萎縮性胃炎,此檢查對于病情診斷以及進一步的治療也可提供相應的依據,所以萎縮性胃炎一般要以兩種檢查的綜合結果為準。
如果確診萎縮性胃炎后,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鹽酸雷尼替丁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