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心臟病合并癥包括冠心病,心絞痛,心房顫動等情況,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引起心衰的發生,出現下肢水腫淤結等癥狀。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指由高血壓引起的心臟長期負荷增高,以及與高血壓有關的兒茶酚胺、血管緊張素Ⅱ等因子過多綜合作用下,所致的以左心室肥厚和擴張為主要特征的心臟病,與高血壓相關的心臟負荷過重,以及一系列神經、體液、細胞因子調節異常是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基本病因,感染、勞累、情緒變化、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妊娠及分娩等事件常可誘發本病急性加重,高血壓性心臟病以左心功能不全癥狀為主,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尿量改變,左心功能不全晚期可累及右心,導致右心功能不全,表現為消化系統不適、水腫、尿量改變,可遵醫囑服用螺內酯片、鹽酸貝那普利片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