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關節)主任醫師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
擅長領域:主攻關節疾病和運動損傷、微創關節手術及復雜翻修手術 。2020年完成西部首例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首創“微創改良前外側入路微創髖關節置換”,具有切口小,恢復快,功能好等特點,形成解剖、生理、臨床的系統成果。多次在德國、法國、英國等地做手術演示及演講,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并編入“中歐關節外科特別教程”。將國人的髖關節置換方法推向世界。帶領ERAS團隊技術步入全國最先進行業。
執業經歷: 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重慶英才·名家名師,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首批重慶市醫學領軍人才,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第五屆委員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新與轉化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膝關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骨與關節分會關節外科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醫保局CHS-DGR臨床論證專業組專家,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專家,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評審專家,國家醫療器械技術審批專家,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3D打印器械專業委員會專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thopaedics》編委,《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編委。 作為博導和碩導培養博士、碩士生100余名,榮獲“重慶醫科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重慶醫科大學優秀博士生導師”和“錢惪教學名師獎”。主譯和主審《肩、肘疾病的手術治療》,校審第13版《坎貝爾骨科手術學》,擔任《運動系統疾病》教材副主編,參編《關節外科教程》《關節鏡手術與康復》《現代關節置換術加速康復與圍手術期管理》《骨骼肌肉系統感染國際共識》《醫用多孔材料創新發展》《3D打印醫療器械團體標準》6套教材及著作。 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完成國家“973”、“863”項目多項。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研制出抗菌骨修復材料、納米骨充填材料及多孔鉭,已實現臨床轉化。發表SCI論文67篇,累計IF:124.56。發明和實用專利19項。 從事關節外科臨床與研究工作30年,獲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衛生部國際合作司恩德斯醫學科學技術“杰出青年醫師獎”,獲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提名獎。帶領ERAS團隊技術步入全國最先進行業。主攻關節疾病和運動損傷、微創關節手術及復雜翻修手術 。2020年完成西部首例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首創“微創改良前外側入路微創髖關節置換”,具有切口小,恢復快,功能好等特點,形成解剖、生理、臨床的系統成果。多次在德國、法國、英國等地做手術演示及演講,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并編入“中歐關節外科特別教程”。將國人的髖關節置換方法推向世界。帶領ERAS團隊技術步入全國最先進行業。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
黎圣田主治醫師
巫山縣人民醫院 · 骨科
擅長:主攻關節疾病和運動損傷、微創關節手術及復雜翻修手術 。2020年完成西部首例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首創“微創改良前外側入路微創髖關節置換”,具有切口小,恢復快,功能好等特點,形成解剖、生理、臨床的系統成果。多次在德國、法國、英國等地做手術演示及演講,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并編入“中歐關節外科特別教程”。將國人的髖關節置換方法推向世界。帶領ERAS團隊技術步入全國最先進行業。
楊慶德主治醫師
巫山縣人民醫院 · 骨科
擅長:主攻關節疾病和運動損傷、微創關節手術及復雜翻修手術 。2020年完成西部首例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首創“微創改良前外側入路微創髖關節置換”,具有切口小,恢復快,功能好等特點,形成解剖、生理、臨床的系統成果。多次在德國、法國、英國等地做手術演示及演講,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并編入“中歐關節外科特別教程”。將國人的髖關節置換方法推向世界。帶領ERAS團隊技術步入全國最先進行業。
任建峽副主任醫師
巫山縣人民醫院 · 骨科
擅長:主攻關節疾病和運動損傷、微創關節手術及復雜翻修手術 。2020年完成西部首例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首創“微創改良前外側入路微創髖關節置換”,具有切口小,恢復快,功能好等特點,形成解剖、生理、臨床的系統成果。多次在德國、法國、英國等地做手術演示及演講,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并編入“中歐關節外科特別教程”。將國人的髖關節置換方法推向世界。帶領ERAS團隊技術步入全國最先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