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朝詩主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神經外科
擅長領域:各種腦腫瘤(膠質瘤、聽神經瘤、腦膜瘤、垂體瘤等)脊髓腫瘤、顱腦損傷、癲癇、帕金森病、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疾病的診治和外科手術,以及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
執業經歷: 1999年6月畢業于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科主任,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業方向、技術特長:擅長各種腦腫瘤(膠質瘤、聽神經瘤、腦膜瘤、垂體瘤等)、脊髓腫瘤、顱腦損傷、癲癇、帕金森病、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疾病的診治和外科手術,以及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論文、著作、專利情況:1、發表專業論文50余篇。2、聯合主編:《立體定向和功能神經外科學》參編:《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手術學》、《實用立體定向及功能神經外科學》、《腦膜瘤》、《現代功能神經外科學》。科技獎勵:1.“間腦動脈的顯微外科及其微血管構筑的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7年,第2);2.“影像導向立體定向開顱術”,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4年,第5);3.“深部腦刺激治療帕金森病”,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4年,第4);4.《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學》,華東地區科技出版圖書一等獎(2005年,第1);5.“反義基因片段抑制膠質瘤細胞IGF-IR基因表達的研究”,第四屆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004年,第1);6.“神經導航在神經外科中的應用”,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5年,第5);7.“海綿竇眶上裂區顯微外科解剖研究”,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5年,第2)。承擔課題:1、安徽省“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2001-2004年,項目編號:01013031,主持者);《神經干細胞的增殖、分化及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的應用研究》;2、安徽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1-2003年,編號:01043718,主持者)。《多聚凝膠介導反義基因治療膠質瘤的實驗研究》;3、安徽省優秀青年科技基金項目(2001-2002年,皖科金字2002-02,主持者)。《神經分子生物學與神經干細胞移植研究室的建立》;4、安徽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2003-2005年,編號:2004kj239zc,主持者),《骨髓間質干細胞移植治療顱腦損傷的實驗研究》;6、安徽省優秀青年科技基金項目(2004-2006年,編號:04043072,主持者);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4-2006年,主要參與者,第3)“情緒認知的特異性神經機制研究”;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7年-2009年,編號:30672166,主持者)“PEX基因修飾的骨髓間質干細胞靶向治療膠質瘤的實驗研究”。社會兼職: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中青年委員,中國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秘書,安徽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委,安徽省抗癲癇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神經科學協會理事,《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志》編輯部主任、編委,《臨床神經外科雜志》編委,《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編委,《安徽醫科大學學報雜志》編委。培養研究生及其它帶教:碩士生導師,每年招收研究生3名,已培養畢業碩士生10余名。喜歡的生活休閑方式:讀書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
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石家莊市第三醫院 · 神經外科
擅長:各種腦腫瘤(膠質瘤、聽神經瘤、腦膜瘤、垂體瘤等)脊髓腫瘤、顱腦損傷、癲癇、帕金森病、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疾病的診治和外科手術,以及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
單嶠主任醫師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 神經外二科
擅長:各種腦腫瘤(膠質瘤、聽神經瘤、腦膜瘤、垂體瘤等)脊髓腫瘤、顱腦損傷、癲癇、帕金森病、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疾病的診治和外科手術,以及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
王新軍主任醫師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 神經外二科
擅長:各種腦腫瘤(膠質瘤、聽神經瘤、腦膜瘤、垂體瘤等)脊髓腫瘤、顱腦損傷、癲癇、帕金森病、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疾病的診治和外科手術,以及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