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震宇主任醫師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膽外科
擅長領域:門脈高壓癥的斷流和分流手術?
執業經歷: 尹震宇,博士(MD,PhD),留美博士后,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聯系導師;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福建省臨床重點專科――肝膽外科學科帶頭人,《福建省慢性肝病肝癌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廈門市消化系統腫瘤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廈門市醫學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廈門市“拔尖”人才,廈門市重點引進人才,廈門市留學歸國人才。 主要的學習和工作經歷: 1988.09-1993.07:南京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生; 1993.09-1995.07:南京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七年制); 2001.09-2004.07:南京大學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為著名的外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黎介壽教授; 2005.04-2006.02: 國家出國留學基金全額資助(2年),赴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在全球最著名的STARZL器官移植研究所及肝臟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 2006.02-2007.04:在全美頂級醫學中心---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CCF)肝膽外科中心及移植中心從事移植免疫博士后研究及臨床研修。導師為全球著名的肝膽外科學家及器官移植免疫學家,時任美國器官移植學會主席JOHN J FUNG教授。在美國研修期間,在JOHN J FUNG教授的直接指導下學習和工作,除了參與大的臨床器官移植的系統訓練外,在肝膽胰外科方面參與了世界前沿領域的系統學習和研究。 2009.09: 廈門大學教授; 2011.09: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 2012.05: 廈門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臨床工作: 經過了國內外嚴格、正規及系統的外科訓練,能夠熟練地完成普通外科以及肝膽胰外科的所有手術操作。從醫二十余年來,完成各類外科手術近8000例。 1、精于肝臟外科手術:完成各種類型的肝臟切除術2000余例,特別是對于各種復雜型、高危型肝癌的切除術,有獨到的技藝和系統的處理技巧。在區域血流阻斷半肝、三肝切除術、非血流阻斷情況下肝癌切除術、全肝血流阻斷無血切肝術、尾狀葉肝臟腫瘤切除術、極限肝切除、接近或侵犯肝門部大血管的肝癌切除術方面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目前肝臟手術可以做到安全、恢復快、基本不輸血、低費用。與廈門大學計算機系合作開發的“肝癌手術計劃系統”已成功申請到多項國家專利,并新近獲批醫療手術器械注冊證,本系統是該類技術在國內成功開發并在臨床推廣應用的第一家。該系統在肝臟手術前可以將患者肝臟的三維結構成像,將腫瘤與肝臟內所有管道組織的關系清楚呈現在外科醫生的眼前,為腫瘤的精準切除制定可靠的手術計劃,通過該儀器還可以系統地評估手術的可行性、安全性,為我科目前開展的精準肝臟外科手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該系統在央視CCTV10《走近科學》系統介紹。 2、長于微創外科手術:利用科室種類齊全的先進儀器,在肝膽胰的微創外科方面不斷探索新技術,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本地區率先開展膽囊微創手術,至目前,已完成微創膽囊切除術3000余例,無一例出現嚴重并發癥;此外,在微創肝臟腫瘤手術方面走在福建省的前列,目前已完成各類微創肝臟切除術100余例,特別是超聲刀結合超聲乳化吸引刀(CUSA)腔鏡下精細肝臟(腫瘤)切除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微創脾切除術以及微創膽總管探查取石術已作為這類手術的常規術式開展;結合本地區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癥高發的特點,在省內率先成功開展腹腔鏡下巨脾切除并食管胃底曲張靜脈斷流術。在福建省首先開展經臍單孔腹腔鏡高難度手術,目前已完成多例單孔膽囊切除術、膽道探查術、單孔微創肝臟腫瘤切除術、肝囊腫腎囊腫開窗引流手術等,帶領科室真正進入到“無疤痕”微創美容手術時代。 3、擅于膽胰復雜癌腫的根治:膽管癌特別是肝門部膽管癌的根治性切除術,胰腺癌根治性(擴大或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肝膽胰外科最復雜、最危險的手術,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在完成的300余例膽管癌手術以及近500例的胰腺腫瘤手術中,從手術的精細程度,根治程度、手術的并發癥以及手術后的遠期療效比較都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 4、潛心于移植外科手術:多年從事移植外科的臨床研修和基礎研究,參與并協助完成近200例肝移植術(包括近30例活體肝移植術)、肝腸聯合移植術、小腸移植術,胰腺及胰島等器官及組織移植的臨床手術。參加了亞洲首例人體小腸移植(1994)和首例肝腸聯合移植(2003)術。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了多種器官移植的手術技術,圍手術期的監治,抗排斥藥物治療和移植免疫學理論。 此外:經過研究,采用局部血管藥物灌注新技術治療重癥胰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地區率先開展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聯合治療肝硬化新技術。在腹部外科的各種復雜型瘺(腸瘺,胰瘺和膽瘺)的治療以及外科營養支持方面,圍手術期病人的正確處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為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內腸外營養學分會青年委員,福建省外科學會常委、營養學組副組長、肝膽學組秘書,廈門市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 科研工作: 在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階段經歷了系統的科研訓練。在肝癌的基礎和臨床應用研究方面、小腸移植、肝腸聯合移植、肝臟移植、胰島細胞移植以及移植免疫和腫瘤免疫等領域有較前沿的研究工作。在國內首次成功建立了大動物――豬的肝腸聯合移植動物模型。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973”子課題(2項)、“十一五”及“十二”重大肝癌專項子課題(各1項)以及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廈門市重點科研基金在內的近20項基金。先后發表論文90余篇,其中包括著名雜志CELL及NATURE子刊在內的SCI收錄論文30余篇。科研成果獲得了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福建省醫學科技三等獎1項,廈門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將1項。 教學工作: 作為肝膽外科教研組組長,承擔并出色地完成了南京大學醫學院、廈門大學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學院等醫學院學生的教學、實習及見習任務,并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探索和運用中、英雙語教學,獲得了相關學校和學生的好評;培養博士后、博士及碩士研究生20余名,所指導的研究生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SCI收錄論文。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