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利華主任醫師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放射科
擅長領域:X線診斷學、CT診斷學和MRI診斷學?
執業經歷: 譚利華,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兼任中華醫學會湖南省放射學專業委員會骨肌專業組長,中華醫學會及歐洲放射學會會員。1984年畢業于湖南醫學院醫療系,1997年湖南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一直在本院放射科工作。1984—1992年任住院醫師,1992年任主治醫師。1998年晉升副教授,碩士學位研究生導師。2004年晉升為教授。 他長期從事臨床工作,對醫學影像學有較深造詣。積累了豐富的全身磁共振成像(MRI)、CT和X線診斷學經驗。對骨關節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的MRI與CT檢查和診斷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在國內首先提出“硬脊膜外膿腫、Kufs病、驅蟲藥相關腦病、硬脊膜外脂肪過多癥、椎管內蛛網膜囊腫及強直性脊椎炎”等疾病的MRI與CT征象或影像診斷標準,部分征象的發現在國外亦屬首次。以培養碩士研究生6名,合作培養進修生多名。 先后主持完成“突發性聾與頸靜脈球關系的MRA研究、椎管內占位病變的MRI診斷研究、驅腸蟲藥相關腦病的影像診斷與病因研究、脊椎疾病的診斷與三維動態成像的方法研究、Kufs病的MRI診斷研究、風濕性疾病的影像診斷研究”、“彌散張量成像對神經精神系統疾病的應用”、“椎-基底動脈與腦干位置關系的MRI研究”、“CT及MRI新技術對軟骨與關節疾病的應用”等項課題,為相關疾病的診斷與病因研究提供了依據。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精神分裂癥同胞對的功能核磁研究”、“肝癌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磁共振擴散成像研究”,省廳級課題多項。先后在國內外知名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引用論文6篇,在國際高級專業學術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Extra發表全英文論文1篇。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醫院新技術成果獎多次。合作主編大型專業學術參考書《代謝性骨病學》,副主編《顱底影像診斷學》,合著《內分泌學》、《雙語醫學影像學》、《比較影像診斷學》、《泌尿外科臨床進修手冊》及《普外科臨床進修手冊》。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