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科
擅長領域:主攻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擅長于各種腫瘤的中西醫治療及惡性腫瘤舌診與預后的研究,尤對于鼻咽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胃癌、婦科腫瘤等運用獨特的療法取得良好的療效。?
執業經歷: 1963年3月出生,主任醫師。現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綜合科及中醫科主任、碩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抗癌協會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中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與虛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評審專家、廣東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中藥材》編委、《廣東醫藥》 特約編委、廣東省知識界聯合會理事、廣東省第十次及第十一次婦女代表大會代表、中山大學特約監察員。 1980年-1985年就讀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1997年-1999年中山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班學習。自1985年至今,一直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從事腫瘤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工作,并兼任高干保健工作。1993年到北京進修學習,師從于全國著名的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張代釗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李佩文教授(北京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良好的療效。 主攻學科與特長: 主攻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擅長于各種腫瘤的中西醫治療及惡性腫瘤舌診的研究。尤對于鼻咽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胃癌、婦科腫瘤等運用獨特的療法取得良好的療效。對術后、放療、化療的病人,運用中醫藥辨證施治,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保證放、化療的順利進行;對于穩定期的病人,運用中醫藥攻補兼施,減少復發轉移;對于晚期病人,運用中醫藥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在二十多年的臨床工作中,強調中西醫兩法為治療手段,取長補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生存率為治療目的。 科研課題 1. 中藥“滋元靈”防治腫瘤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研究與開發—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2.鼻咽癌辨證分型與EBV-DNA及VEGF相關性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3.九種常見腫瘤患者舌像庫—國家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4. 舌診預測癌癥患者生存期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5.中藥防治靶向藥物主要毒副反應的臨床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6.升血小板中藥顆粒方劑對代謝酶P450及化療藥物作用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7.中藥配合腸內營養治療胃癌術后化療病人營養不良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8. 鼻咽癌青紫舌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微血管相關性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9. 中藥配合射頻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觀察—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10. 舌苔脫落細胞EGFR與消化道癌癥患者預后關系及中藥干預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11. 健脾和胃法防治食管癌賁門癌術后腸內營養并發癥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12.應用大蒜素抑制裸鼠結腸癌肝轉移實驗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13.青紫舌與鼻咽癌患者預后的關系及中藥干預治療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14.健脾補氣法對肝癌介入治療前后肝儲備功能的影響--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15.止痛消癌膏的研制、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16.中藥配合放療提高鼻咽癌病人五年生存率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17.中藥內服外治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臨床研究--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科研課題。 18.中藥防治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肝纖維化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19.中西醫結合防治淺表性膀胱癌的實驗和臨床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20. 中藥對鼻咽癌放射治療前后血清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的影響—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著作: 1、主編《實用中西醫結合腫瘤學》--廣東人民出版社。 2、主編《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病》--廣東人民出版社。 3、參編高等院校本科生教材《臨床腫瘤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4、參編《肺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的理論與實踐》--人民衛生出版社。 5、參編《鼻咽癌》--人民衛生出版社。 6、參編《中西醫結合腫瘤治療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7、參編《肺癌綜合診療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8、參編《大腸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9、參編《膀胱癌》--廣東科技出版社。 10、參編《鼻咽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1、參編《實用鼻咽癌放射治療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論著: 1、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中華腫瘤雜志》 2、升板方治療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療效觀察 --《癌癥》 3、BSERVATION ON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CYANOSIS OF TONGUE AFTER RADIOTHERAPY--《J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4、利咽靈防治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臨床研究--《中醫雜志》 5、大劑量生南星治療鼻咽癌的毒性學研究 --《中藥材》 6、腦轉移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 --《 癌癥進展》 7、鼻咽癌放療后青紫舌患者遠期療效的觀察--《中醫雜志》 8、生存質量和中醫整體觀在腫瘤療效評價中的意義 --《中醫藥管理雜志》 9、活血利咽湯防治鼻咽癌同期放化療中口咽急性毒性反應51例 --《中醫雜志10、加味四君子湯防治肝癌介入治療后肝儲備功能損傷的臨床研究 --《中藥材》 11、中藥對肝癌介入治療后肝儲備功能的影響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12、艾迪配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觀察 --《腫瘤防治雜志》 13、不同治則中藥治療鼻咽癌放療后青紫舌的臨床研究 --《新中醫》 14、鼻咽清毒顆粒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療效觀察 --《廣東醫學》 15、中藥防治肝癌介入治療后肝儲備功能損傷的臨床研究 --《新醫學》 16、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期放化療所致食管炎的中藥防治 --《中藥材》 17、升血方湯劑與單煎顆粒防治化療后白細胞降低的臨床觀察 --《遼寧中醫雜志》 18、中藥防治急性放射性口咽炎臨床研究 --《中國現代應用藥學》 19、中藥防治肝癌化療栓塞術后肝儲備功能損害的臨床研究 --《癌癥》 20、辨虛實治療癌痛--《中醫雜志》 21、利咽靈治療鼻咽癌放射性口咽炎臨床觀察--《中華腫瘤雜志》 22、鼻咽癌患者血液流變學及甲皺微循環的觀察--《廣州醫藥》 23、鼻咽癌放療并用祛瘀生津沖劑療效觀察--《南京中醫學院學報》 24、活血祛瘀湯對鼻咽癌放療患者舌象及血液流變性的影響--《中醫雜志》 25、Cetuximab聯合放療或化療治療11例頭頸惡性腫瘤近期療效分析--《癌癥》 26、西妥昔單抗聯合化療治療53例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分析 --《第三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教育集暨論文集》 27、鼻咽癌放療后頸淋巴結殘留與復發的療效差異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8、補氣活血中藥對鼻咽癌綜合治療后青紫舌的影響 --《中藥材》 29、紫杉醇和5-氟尿嘧啶/醛氫葉酸雙周療法治療晚期胃癌的初步報告--《癌癥》 30、多瑞吉治療癌癥疼痛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31、中藥減輕肝癌化療栓塞術后綜合征的臨床研究 --《中國癌癥雜志》 32、升板方治療腫瘤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臨床觀察--《廣東醫學》 33、健脾疏肝法對肝癌介入栓塞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廣東醫學》 34、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腫瘤化療相關貧血的作用--《中華醫學雜志》 35、鼻咽癌中醫各型患者的植物神經功能與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相關性初步研究--《中醫研究》 36、 肝轉移癌的中西醫治療--《醫學理論與實踐》 37、 性激素受體表達與鼻咽癌生物學行為的關系--《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 38、 鼻咽癌組織雌孕激素受體表達與生物學行為的關系--《癌癥》 39、 清熱消腫方消除咽旁組織放射性水腫的臨床研究——附91例觀察結果--《新中醫》 40、 中藥合并放射治療鼻咽癌近期療效觀察--《遼寧中醫雜志》 41、 清熱祛瘀法加甘露醇治療鼻咽癌放療中疼痛44例--《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42、 鼻咽癌中醫證型與植物神經功能狀態的初步研究--《中醫研究》 43、 止痛消瘤膏對癌痛療效觀察--《江西中醫藥》 44、 放療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45、 止痛消癌膏對癌癥疼痛的療效觀察--《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46、 痛力克對癌癥疼痛療效的臨床觀察--《廣州醫藥》 47、 參芪注射液對鼻咽癌病人放療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癌癥》 48、 517例鼻咽癌病人舌象分析--《癌癥》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
黃濤主任醫師
京杏堂國醫館 · 中醫科門診
擅長:主攻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擅長于各種腫瘤的中西醫治療及惡性腫瘤舌診與預后的研究,尤對于鼻咽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胃癌、婦科腫瘤等運用獨特的療法取得良好的療效。?
師帥主治醫師
京杏堂國醫館 · 中醫科門診
擅長:主攻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擅長于各種腫瘤的中西醫治療及惡性腫瘤舌診與預后的研究,尤對于鼻咽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胃癌、婦科腫瘤等運用獨特的療法取得良好的療效。?
張菀桐主治醫師
京杏堂國醫館 · 中醫科門診
擅長:主攻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擅長于各種腫瘤的中西醫治療及惡性腫瘤舌診與預后的研究,尤對于鼻咽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胃癌、婦科腫瘤等運用獨特的療法取得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