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耀中主任醫師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
擅長領域:原發性及繼發性腎臟病的診治,腎臟活檢病理、危重及疑難腎臟病的救治、血液凈化,腎移植?
執業經歷: 腎內科主任,腎內科主任醫師 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帶頭人 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山大學兼職教授 中國腎臟內科醫師協會委員 廣東省腎臟病學會常務委員 廣東省腎臟內科醫師協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血液凈化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成員 佛山市血液凈化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兼專家組組長 佛山市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 佛山市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 佛山市醫學會理事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工會副主席 1984年畢業于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醫學系,從事腎臟病臨床工作20多年。1990年在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附一醫院進修腎臟病臨床工作1年;1998年赴澳大利亞Monash醫學中心腎內科留學1年。1999年9月赴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作學術訪問。2002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Baylor醫學院腎內科進行學術交流。2003年任廣東省腎臟病學會委員。2004年任腎內科主任和佛山市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2008年任廣東省腎臟病學會常務委員。2000.10、2004.5和2005.6先后3次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第33屆美國腎臟病學會年會(加拿大多倫多市)、第41屆歐洲透析及移植年會(葡萄牙里斯本市)和2005年國際腎臟病會議(新加坡)。 熟練掌握常見腎臟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尤其善長疑難及重癥腎臟疾病的診治。1986年率先在佛山地區開展血液透析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俗稱洗腎);1989年參加腎移植工作; 1993年開展腎臟穿刺病理活檢術,手術成功率達100%;在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及繼發性腎臟病如紅斑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痛風腎病等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國外及國內核心雜志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其中在國外核心期刊《J Am Soc Nephrol》、《Cardiovascular Research》、《Atherosclerosis》(SCI影響因子分別為6.644、4.575和3.796)發表論著4篇,并在國際腎臟病會議大會交流,獲佛山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特等獎、一等獎各1項,中華腎臟病學會優秀壁報論文獎2項。主持及承擔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項,廣東省科委重點攻關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衛生廳科研課題2項,佛山市重大科技攻關專項1項,佛山市科技攻關項目10項,有關腎臟方面的科研成果曾獲佛山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帶領的腎內科先后兩期被評為醫院重點學科、佛山市醫學重點專科、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2002年科室論文獎一等獎和2004年科室論文獎二等獎。 專家門診時間:星期三上午(腎臟內科專家 獲獎成果: 1、血液灌流串聯血液透析治療海洛因成癮的臨床研究。2012年佛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在不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中的作用。2008年佛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3、生物自動反饋式血容量監測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2013年佛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4、纖溶酶原活化劑抑制物-1在腎小球腎炎中的表達。2006年度佛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5、先兆子癇腎病腎組織病理變化及臨床研究。2005年度佛山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6、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在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腎臟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2002年度佛山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7、Smads/結締組織生長因子信號通路在腎小管上皮細胞轉分化中的作用。2010年佛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8、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臨床應用研究。2007年度佛山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9、氯沙坦治療慢性移植腎腎病的系列研究。2010年佛山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0、綜合性營養評估法(GNA)在血透患者中的應用。2005年度佛山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1、B超導向下采用Bard針腎活檢術。1997年度佛山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論文獲獎 1、《海洛因相關性腎病的臨床病理特征》獲2005年中華腎臟病學年會優秀壁報論文獎。 2、《2007年度佛山地區透析登記報告》獲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分會2008年會優秀壁報論文獎。 3、《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在不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中的作用》獲2004~2005年度佛山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特等獎。 4、《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在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腎臟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獲2000~2001年度佛山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發表論文: 在國外及國內核心雜志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20多篇,在國外核心期刊《J Am Soc Nephrol》、《Cardiovascular Research》、《Atherosclerosis》(SCI影響因子分別為8.3、4.575和3.796)發表論著4篇。主要論文如下: 1)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induce tubular CTGF via TGF-beta- independent Smad3 signaling. J Am Soc Nephrol. 2010, 21(2): 249-260 SCI影響因子8.3分 2) Evidence for vascular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in destabilization of huma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05, 65: 272-282 SCI影響因子為5.826。本文被12篇SCI論文所引用,其中包括1篇SCI影響因子為20.9的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論文。 3)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induces MMP-9 e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