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健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超聲科
擅長領域:從事超聲診斷及超聲引導介入治療臨床工作15年,擅長腹部及小器官疾病超聲診斷及超聲引導介入診療(各類活檢、置管引流、囊腫硬化、腫瘤消融等),尤其在肝臟局灶性病變的診斷、超聲造影、肝臟惡性腫瘤的消融治療、直腸癌、炎癥性腸病、肛周良性疾病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執業經歷: 博士,主任醫師。 2001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臨床影像專業,留校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超聲科工作,從事肝膽胰、胃腸道等消化系統疾病的超聲診斷及超聲引導介入治療臨床工作12年,尤其在肝臟局灶性病變的診斷、肝臟腫瘤的消融治療、直腸癌、炎癥性腸病、肛周良性疾病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醫德醫風高尚,臨床工作能力突出,獲得了醫院領導、同事以及患者廣泛的認可。2007-2009在Uehara獎學金資助下于日本東京醫科大學消化內科訪問,師從著名超聲造影專家森安史典教授,進行了肝臟腫瘤超聲造影及介入治療方面的相關研究,獲得豐富的研究成果,得到日本同行的好評。2010年作為有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和學科建設需要的后備人才,被納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優秀青年人才培養、支持計劃方案, 得到院方全面支持。2013年作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引進人才,任職于超聲科,承擔科室臨床、科研及學科建設工作。 擔任中國醫師協會超聲介入和腫瘤消融治療協作委員會委員、海醫會超聲分會青年委員、廣東省超聲工程學會理事、廣東省肝臟病學會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肝病學會影像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Annals of Hepatology雜志審稿人、《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雜志審稿人、《新醫學》雜志審稿人。 主持和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公益性行業專項基金、廣東省產學研基金等共8項(總科研經費近500萬元)。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Sonazoid肝臟超聲造影診斷肝硬化的實驗研究”已于2012年12月結題,獲得豐富科研結果,為肝硬化的診斷開拓了一種新的方法。目前與中山大學軟件學院、深圳藍韻實業有限公司合作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承擔廣東省產學研項目(80萬元)“面向肝臟疾病的新一代智能醫療協作診斷系統”,開展肝臟局灶性病變計算機輔助診斷方面的研究,在圖像分割、病灶識別和配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累計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22篇,SCI論文11篇(最高影響因子5.460分,累計影響因子25.364分),中文核心期刊10篇。2008年分別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肝癌超聲診斷和超聲介入治療,第五完成人)和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超聲引導經皮消融治療肝癌的系列研究,第八完成人)。參編腹部超聲專著兩部。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十余次,并先后在國際超聲造影論壇(東京)、北美放射學年會(芝加哥)、歐洲放射學年會(維也納)、亞洲超聲造影論壇(首爾)、日本超聲波年會(大阪)等重要國際會議中口頭報告相關研究成果,獲得國內外同行的認可。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
高鈺主任醫師
神池縣人民醫院 · 超聲室
擅長:從事超聲診斷及超聲引導介入治療臨床工作15年,擅長腹部及小器官疾病超聲診斷及超聲引導介入診療(各類活檢、置管引流、囊腫硬化、腫瘤消融等),尤其在肝臟局灶性病變的診斷、超聲造影、肝臟惡性腫瘤的消融治療、直腸癌、炎癥性腸病、肛周良性疾病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王麗主任醫師
神池縣人民醫院 · 超聲室
擅長:從事超聲診斷及超聲引導介入治療臨床工作15年,擅長腹部及小器官疾病超聲診斷及超聲引導介入診療(各類活檢、置管引流、囊腫硬化、腫瘤消融等),尤其在肝臟局灶性病變的診斷、超聲造影、肝臟惡性腫瘤的消融治療、直腸癌、炎癥性腸病、肛周良性疾病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付志勇主任醫師
江西省腫瘤醫院 · 超聲科
擅長:從事超聲診斷及超聲引導介入治療臨床工作15年,擅長腹部及小器官疾病超聲診斷及超聲引導介入診療(各類活檢、置管引流、囊腫硬化、腫瘤消融等),尤其在肝臟局灶性病變的診斷、超聲造影、肝臟惡性腫瘤的消融治療、直腸癌、炎癥性腸病、肛周良性疾病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