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德森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
擅長領域:主攻胃腸腫瘤外科,特長是腸道腫瘤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的研究,包括結腸癌、直腸癌、胃腸道間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及腸癌肝轉移?
執業經歷: 人物介紹: 1940年8月出生,結直腸癌資深首席專家,結直腸科主任導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攻學科及特長:主攻胃腸腫瘤外科,特長是腸道腫瘤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的研究,包括結腸癌、直腸癌、胃腸道間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及腸癌肝轉移。 醫療經歷: 從事腫瘤外科近50年,特長是結直腸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的研究,尚致力于腸造口康復治療和社區腫瘤的防治研究工作,提高了廣大腸造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信心,為我國進一步開展社區醫療保健并作出重大貢獻。萬德森教授1965年畢業于中山醫學院醫療系本科(六年制),畢業后一直在中山醫學院腫瘤醫院(現為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從事腫瘤外科工作。曾任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腫瘤醫院院長、腫瘤研究所所長、腫瘤防治中心黨委副書記和腹科主任。在總結多年基礎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基礎上,他提出了提高結直腸癌療效的綜合措施,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致力于社區腫瘤防治,在廣州市越秀區建立社區腫瘤防治網絡,推動社區腫瘤登記報告制度的建立和運作,并主編《社區腫瘤學》,首次提出社區腫瘤學概念;著重造口人的生活質量,創立我國第一所造口治療師學校,推動我國造口康復治療的發展。曾主持國家“九·五”攻關課題和省部級課題7項,獲省科委科研成果3項和校級科研成果和醫療成果多項。發表醫學論文200余篇,主編專著6部,參編專著10余部。因工作成績彪炳、醫德高尚,多次獲衛生部、廣東省及學校的嘉獎。 學術兼職: 曾兼任: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兼科普部部長、中華醫學會腫瘤學會副主任、中國抗癌協會結直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廣東省抗癌協會結直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廣東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防癌報》主編。 現任:中國抗癌協會結直腸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廣東省結直腸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廣東省抗癌協會榮譽理事長、中山大學造口治療師學校榮譽校長,《中華腫瘤雜志》、《實用腫瘤雜志》、《結直腸肛門外科》副主編和《癌癥》等10種余雜志的編委。 所獲獎項:1981年榮獲省高教局優秀教師獎,同年獲省高教局科研4等獎兩項,1986年被衛生部評為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專家;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白求恩式選進工作者; 1995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 997年和1999年獲省科委科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同年獲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1998年和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報業經營管理先進工作者,2002年被評為廣東省醫療衛生行風建設先進工作者;中山大學十佳師德標兵,2004年榮獲柯麟醫學獎,2006年榮獲中國醫師獎,2008年榮獲全國醫德標兵稱號。2007-2008年度越秀區推動科技進步個人獎,2010年獲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二等獎,2010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1年獲中華醫學會科技獎醫學醫學科普獎。 主要專著或獲獎論文: 1、術后放療對II期乳腺癌根治術療效的影響:中華醫系雜志英文版1985;98(3):23; 2、應用氟尿密定腸腔化療輔助結直腸癌根治術的再評價—一項隨機對照研究:中華腫瘤雜志1988;10(5):387; 3、結直腸癌根治術后長期隨診結果分析:中國腫瘤臨床1992;9(2):111; 4、高劑量肝動脈灌注化療加藥物濾過治療原發性肝:中華醫學雜志1990;70(6):355; 5、原發性肝癌切除術后血清甲肝蛋白半衰期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中華消化雜志1995;15,4 6、高劑量動脈灌注化療加藥物濾過治療局部晚期復發性直腸癌(癌癥 1997;16(1)) 7、結直腸癌端粒酶測定及其臨床生物學意義研究的初步報告(癌癥 1998;17(1):35-37) 8、直腸癌腹會陰切除術后遠期療效分析 (中國胃腸外科雜志 1998;1(2):81) 9、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外科治療 (中華腫瘤雜志 2001) 10、廣州越秀區惡性腫瘤的早發現及早診斷 (中國腫瘤 2001;11(4):212-215) 11、結直腸癌臨床研究進展 (廣東醫學 2001;22(7):549-554) 12、結直腸癌根治術中化療的研究概況 (癌癥 2000;19(12):1068-1071) 13、社區腫瘤學的內涵. 中國腫瘤, 2002,11(3):126-128. 14、結直腸癌輔助化療的歷史回顧.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02,5(2):156-157. 15、提高對結直腸癌術后復發和轉移的診治水平. 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 2002,8(1):2-4. 16、直腸癌輔助放化療的選擇.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03,10(2):92-95. 17、提高對胃腸道間質瘤的診治水平.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03,6(5):285-287. 18、胃腸道間質瘤的外科治療.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03,6(5):288-291. 19、促進我國造口康復治療的發展.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03,6(3):144-145. 20、永久性乙狀結腸造口的手術方法及并發癥的防治.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03,6(3):154-156. 21、提高對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治水平. 實用腫瘤雜志, 2003,18(2):80-83. 22、直腸癌圍手術期的輔助治療. 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 2003,30(1):44-47. 23、提高對胃腸道間質瘤的認識. 廣東醫學, 2004,25(3):229-231. 24、直腸癌根治術的遠期療效分析.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05,8(4):301-303. 25、胃腸道間質瘤的治療——外科醫生的觀點. 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 2005,9(3):161-163. 26、低位直腸類癌的外科治療.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5,25(3):143-144. 27、19例結直腸胃腸道間質瘤的外科治療. 中國腫瘤臨床, 2005,32(4):214-217. 28、直腸癌保肛手術后局部復發的原因與對策.腫瘤學雜志.2006;12(1):16-19 29、甲磺酸伊馬替尼治療晚期胃腸間質瘤的療效分析.中華醫學雜志.2006;86(43):1-5 30、結直腸癌外科治療若干熱點問題.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7,14(8):561-563 31、結直腸癌根治術后三苯氧胺輔助治療的初步報告.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7,10(2):143-145 32、胃腸道間質瘤外科治療療效分析.中華外科雜志.2007,45(15):1037-1040,2007 33、結直腸癌肝轉移外科治療的新概念.中華腫瘤雜志.30(6):2008,401-403 34、中國造口治療師培養的現狀與展望.癌癥進展.6(增刊):2008,35-37 35、結腸癌術后輔助化療最新臨床證據.臨床腫瘤學進展.2008,5(2):20-22 36、結直腸癌流行趨勢及其對策.癌癥.2009;28(9):897-902 37、如何應對直腸癌保肛手術后局部復發——臨床醫師面對的挑戰.腫瘤學雜志.2009;15(2):89-93 38、進一步提高結直腸癌療效的思考.中華外科雜志.2009;47(13):961-964 39、應該重視造口康復治療.廣東醫學.2009;30(8):1025-1026 40、直腸癌安全切除范圍的爭論.國際外科學雜志,2009;36(11):721-724 41、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后局部復發的對策.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10;(318):557-561 42、應該重視臨床腫瘤學教育.中國腫瘤, 2011;20(1):18-20 43、結直腸癌流行病學與預防.中國中西結合外科雜志, 2011;17(1):3-7 44、我國結直腸癌流行趨勢及其對策.中華腫瘤雜志, 2011;33(7):481-483 45、直腸癌外科治療的新觀念.中華腫瘤雜志, 2012;34(3):161-164 46、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能治愈嗎.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2;19(4):382-383 47、應對結直腸癌流行趨勢.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2;19(6):507 48、貝伐單抗治療結直腸癌新進展.腫瘤研究與臨床, 2012;24(1):1-7 49、老年人結直腸癌治療策略.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3;20(1):91-92 出版專著: 主編:《臨床腫瘤學(第一、二、三版)》,科學出版社(1999,2005,2010)、《肝膽腫瘤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結直腸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社區腫瘤學》(第一、二版),科學出版社(2000,2008)、《造口康復治療——理論與實踐》,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結直腸癌》,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結直腸癌診療綱要》,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衛生部科普宣傳叢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本/套)、《社區腫瘤防治叢書》,廣東科技出版社(2009,7本/套) 副主編:《臨床診療指南·腫瘤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 參編:《肝病治療學》、《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斷規范(第三分冊結直腸癌)》、《結直腸腫瘤——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等10余部 合譯:《腫瘤外科學》 主譯:《癌癥化療:原則與實踐》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
召日格圖主任醫師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 腹部外科A區(胃腸外科)
擅長:主攻胃腸腫瘤外科,特長是腸道腫瘤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的研究,包括結腸癌、直腸癌、胃腸道間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及腸癌肝轉移?
唐巍峰主任醫師
南京鼓樓醫院(江北國際分院) · (江北)食管外科門診
擅長:主攻胃腸腫瘤外科,特長是腸道腫瘤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的研究,包括結腸癌、直腸癌、胃腸道間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及腸癌肝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