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分布寬度是血液檢查中一項重要的指標,它反映了血液中血小板體積大小的變異程度。在正常情況下,血小板分布寬度的范圍通常在15%~17%之間。那么,當血小板分布寬度檢測結果顯示為8.7%時,這是否意味著存在異常呢?
血小板分布寬度8.7%通常屬于不正常的情況。一般來說,血小板分布寬度的正常范圍在15%-17%之間,而8.7%低于這個范圍,說明血小板分布寬度偏低。血小板分布寬度是反映外周血中血小板體積大小離散度的指標,可以反映血液內血小板體積大小的變異。
當血小板分布寬度在正常范圍內時,表明血小板體積比較均勻一致;值越大,表示血小板體積大小越不均勻,大小懸殊。血小板分布寬度偏低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髓系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以及鐵缺乏性貧血、骨髓功能異常等。此外,遺傳因素、慢性肝病、巨幼細胞貧血等也可能導致血小板分布寬度偏低。
維護血液健康的日常注意事項:
1、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這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避免長時間久坐,每隔1-2小時起身活動5-10分鐘。
2、每周至少攝入2次富含鐵的食物,如紅肉、動物肝臟等,每次約100克。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會對血液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每晚保證7-9小時的睡眠時間。
如果發現血小板分布寬度偏低,建議及時咨詢醫生進行進一步檢查和評估,以確定具體原因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