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坐診時中遇到了一位37歲的患者。該患者自稱“岔氣”已持續十日未見好轉,遂來就診。患者表示,自感岔氣以來,嘗試了多種緩解方法均無效,疼痛影響了日常生活。在為患者進行體格檢查的過程中,患者詢問:醫生,我這岔氣十天了還沒好,是正常的現象嗎?大家是否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可以看一看我接下來的分享。
岔氣的醫學名稱是急性胸肋痛、呼吸肌痙攣。指在不正常的姿勢或狀態下,胸腹部、肋部、背部的某一部位突然出現了肌肉痙攣,引起的短暫性疼痛。
岔氣持續的時間從一兩分鐘,到兩三小時不等,所以岔氣十天了還沒好,通常是不正常的。
為了能夠明確診斷,需要進行心電圖檢查、X線檢查等。
如果是出現岔氣,應注意以下幾點:
1、調整呼吸:一旦出現岔氣,首先應立即停止當前活動,同時,要調整呼吸,深呼吸有助于緩解疼痛。可以嘗試用鼻子慢慢吸氣,然后張嘴緩緩呼氣,每次深呼吸持續5到10秒,先慢慢吸氣3到5秒,再緩慢呼氣5到7秒。
2、伸展與輕度活動:在調整呼吸后,可以進行一些輕柔的伸展運動或輕度活動,如緩慢地旋轉上半身、輕輕拍打或按摩疼痛區域。
溫馨提示:如果感到“岔氣”且長時間未緩解,建議及時就醫,以便準確診斷并接受適當的治療。自我診斷或依賴傳統觀念中的“岔氣”可能會延誤真正的病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