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的廣袤領域中,有些疾病如同“潛伏者”,悄然無息地影響著患者的健康。不久前我就接診了一位基底細胞癌患者,這位患者向我講述,6年前他的皮膚上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看似無害的斑點,由于不痛不癢,他并沒有在意。直到最近,這個斑點逐漸擴大,表面出現了潰瘍和結痂,才決定來醫院就診。經過對這位患者進行皮膚鏡檢查,病理組織活檢等一系列檢查分析,我們確診他患的是基底細胞癌,基底細胞癌6年才發現,應該怎樣改善呢?
今天就在這里給大家揭秘一下真相。
1、手術治療:基底細胞癌是發生于皮膚基底細胞層的腫瘤,好發于頭、面、頸、手背等部位,因為該病的病程比較緩慢,所以才會潛伏6年被發現。患基底細胞癌后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病灶切除術治療,通過手術治療可以切除病變組織,能夠防止癌細胞的增殖和擴散。
2、放化療:手術切除之后可以通過放射治療,主要是利用放射線破壞癌細胞的DNA,使其失去活性。此外也可以采取化療治療,使用的藥物有紫杉醇注射液、順鉑注射液、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等,通過化學治療,可以控制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
針對基底細胞癌這一疾病,我還想給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定期檢查:對于有皮膚病或家族遺傳病史的人群,應重視皮膚檢查,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2次的皮膚檢查,以便于發現身體潛在的問題,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2、健康生活方式:平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外出時可以涂抹防曬霜或使用遮陽傘進行防曬。每周可以做3~5次的有氧運動,以增強身體免疫力,對預防基底細胞癌的發生有幫助。
這位男性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下,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預后情況良好。
通過這個病例,我希望能夠提醒大家關注皮膚健康,及時發現并治療皮膚異常。同時,也希望患者們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勇敢面對疾病,與醫生攜手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