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接診了一位因車禍受傷的男性患者,他的身體沒有明顯的傷痕,經過初步的詳細的檢查和診斷,發現他的身體出現了嚴重的閉合性損傷,他的家屬急忙問到,閉合性損傷是什么?會不會損傷到別的臟器?針對他這一問題,我向他做出了詳細的解答:閉合性損傷,就是指受傷部位的皮膚或黏膜表面完好,沒有裂口與外界相通,但內部組織或器官卻可能遭受了嚴重的損傷。這種損傷常見于交通事故、撞擊等意外事件中。
那么,在閉合性損傷中,哪些臟器最容易受到傷害呢?
1、脾臟:它位于左上腹部,是一個重要的免疫器官和造血器官,由于其質地較脆,且缺乏周圍組織的保護,因此在受到外力沖擊時,很容易發生破裂。
2、腎臟:位于腰部兩側,是排泄廢物和調節體內水分、電解質平衡的重要器官。由于其位置較深,且周圍缺乏足夠的保護組織,因此在受到外力沖擊時,容易發生損傷。
3、肝臟:位于右上腹部,是一個重要的代謝器官。它的體積較大,質地較軟,因此在受到沖擊時,也容易出現損傷。
此外,腸道和胰腺因為受到擠壓或撕裂而出現損傷,也是閉合性損傷中容易受傷的臟器,
患者出現閉合性損傷中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飲食調整:建議以清淡、流食為主,如小米粥汁、雞蛋羹、蔬菜湯等食物。避免攝入辛辣油膩、生冷堅硬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生蒜、芥末、胡椒粉等,避免影響傷口愈合。
2、觀察病情:建議2~3周自我檢查或接受醫生的檢查,是否有新的癥狀出現,如疼痛加劇、腫脹、活動受限等。家屬也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如出現嗜睡、昏迷等表現,應立即就醫。
通過此病例,我想說的是,對于閉合性損傷的治療,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只有及時發現并處理受損的臟器,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患者的痛苦和損失。因此,我們呼吁廣大市民,一定要重視身體健康,及時就醫,不要輕視任何一處疼痛或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