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小孩什么時候會走路
病情描述:
小孩什么時候會走路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大多數寶寶在10-12個月左右都會獨立行走了,但是每個寶寶體質發育不同,具體時間都不是固定的。一歲左右家長逐步引導寶寶走路。因為1歲以后的寶寶各方面發育的都比較健全,身體也結實了。身體比較胖的孩子建議晚些學習走路,因為胖孩子走路時間長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小孩什么時候會走路通常小孩在1歲時會走路,但每個小孩運動發育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可能早晚不同。不要讓小孩過早學走路,如果過早學走路,小孩的骨骼還沒有發育成熟,容易造成小孩下肢彎曲。小孩的發育通常是有階段性的,如1個月會抬頭、3個月會翻身、6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10個月可以扶著床欄桿慢慢站立、1歲會走,但部分小孩到1歲時需要家長用雙手或單手扶著走,多數小孩在1歲3個月,即15個月時可以安穩獨走。寶寶學會走路最晚不會超過1歲半,若到1歲半時不會走路需注意給小孩進行訓練。另外,也要注意小孩是否存在缺鈣問題,必要時帶小孩到醫院進行檢查,觀察運動功能是否存在發育遲緩的問題。01:26
-
小孩維生素d什么時候吃好口服維生素D的時間并沒有明顯的要求,任何時候都可以服用。因為人體的代謝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作用是隨時隨刻都在發生的。所以沒有明確時間規定什么時候可以服用,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之內都是可以服用的,都能夠起到作用。維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促進鈣的吸收,對于機體的其他器官,比如肝臟的代謝和功能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建議新生兒足月十四天以后開始添加維生素D,新生兒較小的時候建議維生素A和D同時服用,而不是單純的補充維生素D。01:46
-
小孩什么時候會走路大部分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將近一歲的時候會走路,其實寶寶在九個月到十八個月之間行走都是正常的。沒有任何研究表明早走路的孩子以后一定聰明。一歲前寶寶其實需要花精力發展好多技能,比如認知、精細、語言、交際、運動。有的寶寶會花興趣在語言,自然大運動就會慢一點,這種類型寶寶我們叫社交型寶寶。每個寶寶的興趣點不一樣,他們會先把精力投入到他們感興趣的方面發展,然后在發展其他方面。有的寶寶因為父母沒有給他們創造合適的空間,每天都是抱著或者讓寶寶躺著,寶寶會了爬后處處限制,自然寶寶就沒有機會嘗試站立走路。當寶寶過了一歲還不走路,可以想想寶寶是不是其他方面突然有個爆發期,比如語言或者檢討一下自己平時是否提供寶寶鍛煉的機會。語音時長 1:35”
-
骨折什么時候能走路對于骨折的病人什么時候能走路主要看骨折斷端什么時候能夠穩定,因為只有骨折斷端穩定以后才能夠承受身體一部分的重量,才可以拄拐逐漸的下地走路活動。這種情況只是針對于下肢骨折的病人,如果說病人的骨折部位是足部,如果想要下地走路,按照正常骨折愈合的時間需要六周左右。而對于小腿部位的骨折,就需要8到10周的時間,而對于膝關節部位的骨折下地走路,必須10到12周才可以。而對于股骨干部位的骨折病人需要12周以后,才可以逐漸的下地輕負重活動。而對于骨盆和脊柱部位的骨折,想要下地走路,必須要八周以后,而對于上肢骨的骨折一般在疼痛減輕以后就可以下地走路活動。語音時長 01:23”
-
骨折什么時候能走路病情分析:發生骨折,主要是看什么部位,如果不是下肢骨折,在不影響體位的情況下,可以走路輕微活動。如果是大腿或者是腳踝發生骨折,這種情況下,至少4到6周以后才可以拄拐,逐漸下地活動,徹底恢復需要3到4個月以后能夠走路。意見建議:建議患者在下地活動,走路之前一定要通過復查,不能盲目自行活動,避免由于骨折沒有愈合造成二次損傷,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指導,做好后期的功能鍛煉。
-
小孩什么時候長牙人的一生有兩副牙齒,即乳牙和恒牙,乳牙一般有20顆左右,恒牙有28-32顆左右。出生4-10個月,乳牙開始萌出,出牙的順序是先下頜,后上頜,自前向后依次萌出。乳牙約在2-2.5歲左右出齊,出牙時間推遲或者出牙順序紊亂,常見于維生素D和鈣缺乏引起的佝僂病。
-
寶寶什么時候會走路寶寶一般一歲左右會走路,但是具有個體差異性,還需要根據寶寶具體情況。嬰兒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三個月左右抬頭,六個月左右會獨坐,八個月左右會爬行,十個月左右開始學會站立,十一個月左右開始學會邁步,一般在一歲左右可以獨立行走數步到十幾步不等。由于寶寶的生長發育具有個體差異性,有的寶寶學走路比較快,可能
-
寶寶什么時候會走路?在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父母都滿懷期待地見證著他們的每一次進步。其中,學會走路無疑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標志著孩子身體發育的顯著進步。那么,寶寶究竟何時會走路呢?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項?本文帶大家了解。通常來說,大多數寶寶在12至18個月之間會開始嘗試獨立行走。然而,這個時間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