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種胃上皮出現的惡性腫瘤,在中國是非常常見的腫瘤,它在早期實際上是不會引起大便的改變的。因為它是食物進入消化道相對的上端的一個部位,這個地方主要是食物混合攪拌,向遠端推送之后,才會在腸道內進行消化,消化道內的食物,還是接近于它原始狀態。隨著在腸道向遠端的推送,各種消化液作用時間增長,還有各種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才會逐漸形成了我們常識當中認知的大便,最終從直腸和結腸排出。所以早期的胃癌,并不會引起食物性狀的改變。
但是隨著腫瘤的進展,往往出現嚴重的腫瘤表面的潰瘍,會出現持續甚至大量的出血,這時候才會出現大便性狀的改變。如果出血量比較大,會出現便鮮血的情況,往往這時候的病人會出現休克、血容量不足、頭暈、昏厥的表現。如果出血量不大,可能會出現黑便,這個是比較特征性的大便改變,就是上消化道有胃液、胃酸作用,而且經過全程消化道、消化液的作用,排出的大便出現一種又黑又亮的,類似于柏油一樣的大便性狀。這種特征的大便,我們叫黑便或者叫柏油便,是指上消化道以胃和十二指腸部出血,最常見的一種大便改變。
還有一種相對較微量的出血,這樣肉眼是不能識別它有改變的,但是如果做大便的鏡下檢查、大便潛血檢測,會出現看到鏡下的少量紅細胞,這種情況下也提示上消化道出血。但是從大便的結果,不能確定是來自于上消化道或者是說,不能確定它是由胃癌引起的、還是腸癌引起的、還是消化中途其他疾病引起的,只能說是消化道內會有鏡下可見的血。所以胃癌是否會出現大便改變,要根據胃癌的是否發生,還有發生之后的病期,發生的病期引起的出血量的大小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