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指冠狀動脈對心肌的供血、供氧無法滿足心肌對氧氣的需求,導致其發生常見的原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狹窄,血液無法正常通過,進而誘發冠心病。因此在治療上一方面要恢復心肌供血,另一方面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治療方式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上主要包括四類:
1、改善心肌缺血藥物;西藥上常用的包括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等,通過減少心肌耗氧進而緩解癥狀。中成藥常用的如麝香保心丸,長期服用能夠促進治療性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2、調脂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能夠調節膽固醇、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3、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夠防止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
4、ACEI/ARB類藥物;既能夠控制血壓水平,還能減少各類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此外,對于符合手術指征的患者,可遵醫囑進行手術治療,主要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支架和搭橋手術,通過手術治療來緩解冠狀動脈狹窄,恢復心肌供血,改善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