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為后天之本,脾胃不和易生百病,中醫藥對脾胃問題,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治療消化不良時,市面上有不少中成藥可供選擇。如健脾丸、保和丸、山楂化滯丸、香砂平胃丸等。那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藥呢。首先認識一下健脾丸,健脾丸是老百姓常用的藥,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是消化藥,它由黨參、炒白術、陳皮、炒枳實、炒山楂、炒麥芽組成。黨參健脾益氣為方中君藥,就好比爸爸是一個家庭的家長起統領作用。炒白術健脾化濕,陳皮理氣和胃,為方中臣藥。就好比是媽媽地位次之。炒枳實理氣消積,炒山楂消肉積,炒麥芽消谷積就是咱們吃的淀粉類食物。這3個藥為佐藥好比家中的長子,輔助爸爸媽媽把這個家庭搞好,這是方子中每味藥的主次順序。
認識了這個藥的組成,接下來看看它是干什么的。它用于脾虛食積證,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以脾虛為主、食積為輔。多由慢性病或經常飲食積滯,造成的脾虛引起。脾主運化,脾虛則運化力弱容易食積。這種病人吃的較少,稍一多吃就食積,所以治療上采用消補兼施的方法。即健脾消食法,臨床應用有胃痛、痞滿、泄瀉。胃痛是指脾胃氣虛、運化力減弱、飲食停滯造成的胃部脹滿疼痛,吃的少大便形如溏泥,舌淡苔白或少。現代的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有以上癥狀者可使用。中醫講就是胸腹部氣機阻塞不舒服的一種癥狀,痞滿有脘腹脹滿、老打嗝、反酸水、愛放屁等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有以上癥狀者可使用。泄瀉,古代將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稱為“泄”,即三點水,世界的世這個“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勢急者稱為“瀉”,三點水,寫字的寫這個“瀉”。脾胃虛弱、運化力減弱有大便形如溏泥,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飲食減少、神疲倦怠等癥狀、慢性腸炎、慢性結腸炎、腸結核有以上癥狀者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