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膿腫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以及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包括抗生素治療、溫水坐浴、局部理療以及口服緩瀉劑,或者液體石蠟,以減輕排便時疼痛。
手術治療。膿腫切開引流是治療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的主要方法,一旦診斷明確及應切開引流。手術方式以膿腫的部位不同而不同,包括肛門周圍膿腫切開引流術??稍诰致橄逻M行,在波動最明顯處,做與肛門呈放射狀切口,不需要填塞以保證引流通暢。
如果坐骨肛管間隙膿腫,要在腰麻或者骶管麻醉下進行,在壓痛明顯處用粗針頭先做穿刺,抽出膿液后,在該處做一平行于肛緣的弧形切口,切口要過長,可用手指探查膿腔。切口應距肛緣三到五公分,以免損傷括約肌,應置管或者放置油紗條進行引流。
如果是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切開引流術要在腰麻或者全麻下進行。切開部位因為膿腫來源不同而不同。膿腫向腸腔突出,手指在直腸內可觸及波動。應在肛鏡下行相應部位,直腸壁切開引流。同時切緣電凝止血。若經(jīng)坐骨直腸間隙引流,日后易出現(xiàn)肛門括約肌外露。
源于經(jīng)括約肌、肛瘺感染者,引流方式與坐骨肛管間隙膿腫相同。只是手術切口稍偏肛門后外側,食指在直腸內做引導,穿刺抽出膿液后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改用止血鉗分離。當止血鉗觸及肛提肌時,則遇到阻力。在食指引導下,稍作用力即可穿破肛提肌到達膿腔。若經(jīng)直腸壁切開引流,易導致難以治療的,肛管括約肌上瘺。
對于其它部位的膿腫,若位置較低,在肛周皮膚上直接切開引流,若位置較高則在肛鏡下切開直腸壁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