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主要是由于頸椎椎間盤、頸椎骨關節以及相關的肌肉、韌帶、筋膜等所發生的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改變,刺激或壓迫了周圍的脊髓、神經、血管等組織,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和癥候群都叫做頸椎病。
頸椎病在臨床上主要分為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以及混合型。
其中椎動脈型,主要是因為頸椎病導致了椎動脈壓迫或者椎間孔過度狹窄,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從而產生了頭昏、眩暈、惡心、嘔吐。
脊髓型的頸椎病的患者,可以出現下肢無力以及步態笨拙。在臨床表現上來看,似乎跟腦部的腦供血不足以及TIA或者是腦梗死有相關性,但是它和腦梗死有明顯的不同。
腦梗死主要是由于血管的缺血、血管狹窄導致的腦組織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腦梗死在出現癥狀的時候,在查體時有神經功能缺損的定位體征。
而頸椎病引起的椎動脈型或者脊髓型,沒有神經功能缺損定位體征。尤其是脊髓型的頸椎病,主要表現為下肢的無力,而腦梗死的無力主要是偏側肢體的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