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幾方面考慮:
1、降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宜太快。醫(yī)生一般會讓患者從小劑量開始服藥,讓血壓慢慢降回正常水平,一段時間后再進行復查,并根據(jù)服藥后的反應進行藥物或藥量的調整。
2、降壓的標準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由于人體內的血管以及器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失去彈性,因此老年人的正常血壓會比年輕人的略高一些。因此當老年人查出高血壓后,在后期的治療的過程中,降壓目標也不能以理想血壓(120/80mmHg)為標準,應該根據(jù)老人身體情況進行用藥治療,降血壓控制在某一個范圍內,因此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服藥后依然處于高血壓的情況。
3、測量血壓時出現(xiàn)的問題。人在正常情況下,血壓會在上午起床后一兩個小時以及傍晚六點的前后一個小時達到血壓的峰值,每天中午以及凌晨則是血壓的最低值。另外,情緒的變化也會影響血壓的高度。所以測量血壓時,要多次測量,測量前要平復好心情,不同時間,不同精神狀態(tài),都會影響測量結果。
4、太過依賴降壓藥。高血壓治療,除了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之外,還要自覺調整生活作息以及飲食習慣,一個高血壓患者如果每天熬夜,暴飲暴食或者飲食不規(guī)律,即使天天定時定量用藥,也不見得能將血壓控制好。因此,除了按時按量服藥,還要控制好飲食以及調節(jié)好生活作息
5、服藥的方法不對。在服用降壓藥方面,很多患者存在一個非常不好的毛病,看情況吃藥。覺得自己血壓高了,就服兩片藥,過兩天一量發(fā)現(xiàn)恢復正常了就把藥往旁邊一丟。這樣的服藥方法,有可能比不吃藥還嚴重。因為斷斷續(xù)續(xù)的服藥會影響體內藥物的濃度,讓身體無法適應體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