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蝶鞍綜合征是蛛網膜下腔摻入垂體窩內,使垂體受壓變形及蝶鞍擴大引起的綜合征。
空蝶鞍綜合征一詞最早于1949年,曾用于描述產后垂體壞死,也有人稱之為暗隔缺損,鞍內蛛網膜囊腫或憩室。女性病人多見,占80%到90%,經產婦常見,發病年齡平均為四十歲左右,兒童罕見。
空蝶鞍綜合征因蛛網膜下腔間隔深入蝶鞍至腦脊液部分或完全充滿蝶鞍而形成,在人群中發病率達5.5%到35%,大部分患者因無臨床癥狀而被忽略。
庫欣病和肢端肥大癥患者是臨床常見的兩種合并癥。空蝶鞍綜合征的垂體腺瘤類型,這種情況會增加手術難度,出現腦脊液漏和腫瘤殘留風險的可能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