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病稱為高血壓腎病,系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損害,分為良性高血壓腎硬化癥和惡性高血壓腎硬化癥。前者是由于良性高血壓長期作用于腎臟所致,或者是在原發性高血壓基礎上發展為惡性高血壓即舒張壓大于130毫米汞柱后引起的腎臟損害。
高血壓和腎損害如果同時存在互為因果互相加重病情。它的病因為腎臟本身用于過濾體內毒素,通過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和鈉鹽,同時防止蛋白血細胞等露出血管,高血壓使得血管內壓力增高導致蛋白漏出尿液里,蛋白一旦露出會對腎臟的濾網系統造成破壞。高血壓長久控制不佳造成的結構破壞難以立轉,就會逐漸出現腎功能損害,甚至發展為慢性腎衰竭,最后的嚴重階段即為尿毒癥。
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疾病,年齡都在四十到五十歲以上,高血壓病史五到十年,可出現夜尿增多。放微量白蛋白尿就出現尿蛋白一到兩個加號,部分患者可以出現少量紅細胞尿和并發其他臟器并發癥,如動脈硬化性視網膜病變,左心室肥厚,腦卒中等。體檢化驗尿常規微量蛋白尿,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可明確診斷,需要嚴格控制血壓合理選用降壓藥物和治療高血壓的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