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副主任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
楊揚,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要從事神經外科各種疾病的診療,1962年1月出生1987年畢業于前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系。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工作,從事神經外科專業。199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1994年晉升為主治醫師。1999年博士研究生畢業。2002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2003年被選為碩士生導師。擅長1,顱內動脈瘤開顱夾閉及介入神經外科手術;2,腦血管搭橋術;3,顱底外科手術(神經外科復雜手術,包括聽神經瘤,腦膜瘤,三叉神經病變,垂體瘤,顱咽管瘤等)。 一、 臨床技能訓練背景: (1) 繼承并不斷完善齊魯醫院神經外科的傳統強項----腦血管搭橋顯微血管吻合技術。為后來在省內首率先開展顱內外低流量搭橋治療煙霧病及高流量搭橋手術治療顱內復雜動脈瘤手術奠定了基礎; (2) 神經介入技能培訓。顱內復雜動脈瘤夾閉--血管搭橋—神經介入全方位協同治療模式奠定基礎; (3) 先后在數十個人體解剖頭顱標本上進行過神經外科局部解剖手術模擬練習。為臨床上完善顱底外科手術技術奠定了基礎; (4) 2008年在我院衛生部認證的內鏡規范化培訓基地進行培訓,獲得全國神經內鏡使用資格證書。并在臨床上開展了神經內鏡輔助的微創手術; 2、 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臨床特色技術: 1) 硬膜外前床突切除視神經減壓手術方式:有關論文已在本學科國際最高級別論文Neurosurgery(見后)上發表。這標志著我科在國內外顱底外科領域無可爭議地占有一席之地; 2) 神經導航系統下輔助三叉神經射頻卵圓孔穿刺技術:相關論文已經發表在國際有影響力的雜志The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見后)上,并引起世界著名專家的關注; 3) 縱裂入路胼胝體開窗技術:思路受到國際同行頂級專家認可。論文已在國際神經外科著名雜志Surgical Neurology(見后)上發表。這種完全獨立開發的全新術式,在我國神經外科史上屬鳳毛麟角。 4) 線鋸穿過眶下裂的額顳眶顴開顱技術:克服了傳統額顳眶顴開顱開顱中眶下裂難以定位的問題,明顯簡化了手術步驟。論文發表在國內本學科最具影響力的“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3、在省內率先開展的手術: 1) 世界公認最兇險的顱內動脈瘤――基底分叉動脈瘤夾閉手術 2) 將我科中斷了20多年的腦血管搭橋技術加以繼承,開展了顱內外低流量搭橋治療煙霧病及高流量搭橋手術治療顱內復雜動脈瘤手術; 3) 經小腦延髓裂入路手術; 4) 枕下遠外側經髁入路手術; 5) 乙狀竇前入路巖骨部分切除-回植手術 二、科研方面: 理論聯系實際,完全從臨床實用出發,不搞偏離臨床實用知識和技能的研究或技術培訓。建立了顯微神經外科局部解剖及手術技能培訓實驗室,推出多項臨床新技術。撰寫論文注重技術含量及學術價值,不搞粗制濫造。以第一作者在SCI收錄的本學科權威性國際雜志上發表論文3篇;國內核心雜志發表論文兩篇;指導臨床醫師及博士研究生完成課題3項,發表SCI收錄的論文6篇;獲201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第二位)一項。
1,顱內動脈瘤開顱夾閉及介入神經外科手術;2,腦血管搭橋術;3,顱底外科手術(神經外科復雜手術,包括聽神經瘤,腦膜瘤,三叉神經病變,垂體瘤,顱咽管瘤等)?
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石家莊市第三醫院 · 神經外科
擅長:1,顱內動脈瘤開顱夾閉及介入神經外科手術;2,腦血管搭橋術;3,顱底外科手術(神經外科復雜手術,包括聽神經瘤,腦膜瘤,三叉神經病變,垂體瘤,顱咽管瘤等)?
單嶠主任醫師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 神經外二科
擅長:1,顱內動脈瘤開顱夾閉及介入神經外科手術;2,腦血管搭橋術;3,顱底外科手術(神經外科復雜手術,包括聽神經瘤,腦膜瘤,三叉神經病變,垂體瘤,顱咽管瘤等)?
王新軍主任醫師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 神經外二科
擅長:1,顱內動脈瘤開顱夾閉及介入神經外科手術;2,腦血管搭橋術;3,顱底外科手術(神經外科復雜手術,包括聽神經瘤,腦膜瘤,三叉神經病變,垂體瘤,顱咽管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