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立副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小兒外科
徐偉立,男,1973年5月出生,河北省邢臺任縣人,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996年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2003年獲得醫學碩士學位,2013年獲得外科學博士學位。 工作學習經歷: 1. 1991年-1996年 就讀于河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 2. 1996年-2000年 1996年7月畢業并留校至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工作; 3. 2000年-2003年 就讀于河北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攻讀并獲得碩士學位; 4. 2003年-至 今 于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小兒外科工作并獲得外科學博士學位。 學術團體及專業雜志任職情況: 國際IPEG會員(國際小兒腔鏡外科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河北省小兒外科分會青年委員,《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雜志編委,《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特約編委,《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特約編委,《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常務編委。 技術專長: 從事外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已17年,擅長小兒普通外科疾病的研究與診治工作,特別在小兒腫瘤和腔鏡外科,諸如小兒實體瘤等小兒腫瘤疾病和小兒微創脾臟手術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臨床研究。多年來在醫學專業雜志發表論文近50篇。主持或參與省、部級及市、廳級課題5項。獲省、廳科技成果獎6項。參編《中華醫學會醫師培訓工程》項目之“小兒外科腔鏡手術系列”光盤等著作。 承擔科研項目、獲獎成果、專利、發表論著等情況: 承擔科研項目: 1. 河北省科技廳課題, No.052761659, 2005-2008,,已結題。 《脾蒂內結扎法腹腔鏡脾切除術治療小兒相關血液病的系列研究》, 第一主研人。 2. 河北省自然基金課題, No.C2008001106, 2008-2011, 已結題。 《先天性膽管囊腫腸神經發育異常及發病機制研究》, 4.5萬元, 第二主研人。 3.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 No.2006BAI05A06, 2009-2012, 在研中。《內結扎法腹腔鏡脾切除術的解剖基礎與臨床應用》, 第二主研人。 4.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 No.2006BAI05A06, 2009-2012, 在研中。《嚴重結構異常的微創規范化診治研究》, 第五主研人。 5. 河北省衛生廳重點研究項目, No.20100081, 2010-2013, 在研中。 《膽道動力調控異常在先天性膽管囊腫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1萬元,第一主研人。 6.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院級課題,2009-2012, 已結題。 《腸神經發育異常在先天性膽管囊腫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0.55萬元, 第一主研人。 7.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院級課題,2012-2014, 在研中。 《不同PBM類型先天性膽管擴張癥中神經調控網絡異常及其與膽道癌變關系探討》, 0.55萬元, 第一主研人。 獲獎及成果: 1. 河北省科技廳成果鑒定,成果水平:國際領先。證書號: 20082527; 2008年度, 《脾蒂內結扎法腹腔鏡脾切除術治療小兒相關血液病的系列研究》, 第一主研人。 2. 河北省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證書號: 081068-5-5; 2009年度, 《嚴重結構異常的微創規范化診治研究》, 第五主研人。 3. 河北省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證書號:091028-5-2; 2010 年度,《內結扎法腹腔鏡脾切除術的解剖基礎與臨床應用》, 第二主研人。 4. 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證書號:2010JB3118-2; 2010 年度,《內結扎法腹腔鏡脾切除術的解剖基礎與臨床應用》, 第二主研人。 5. 國家恩德斯醫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證書號:GPA20101029101;2010年度, 《微創治療先天畸形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第二主研人。 6. 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證書號:201103012P0808; 2011年度, 《腔鏡外科治療先天性畸形新技術方法研究與應用》 發表論文: 于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5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1篇,SCI論文3篇。其中《腹腔鏡巨脾切除術治療小兒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獲2005年度河北省醫學會優秀論文獎。 1. Role of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applicable anatomy of spleen vessel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9, 15(5): 607-611. SCIE論文, 第1作者 2.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C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9, 122 (10):1203-1208. SCI論文, 第1作者 3. Effect of pingyangmycin emulsion o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infantile proliferating capillary hemangioma.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06, 2 (3): 217-222. SCIE論文, 第1作者 4. PD-ECGF和VEGF在嬰幼兒毛細血管瘤增生及退化機制中的作用.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11, 27(3):182-186.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5. NSE和S-100在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發病機制中的協同作用.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2011, 32(9): 667-610.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6. 腸神經發育異常在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1, 18(11): 1855-1857.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7. 腹腔鏡與開腹脾切除術對小兒機體早期免疫功能影響的比較.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2008, 29(9):577-579.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8. 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在腹腔鏡脾切除術中的應用.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08, 23(2): 108-110.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9. 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在腹腔鏡脾切除術應用解剖中的指導價值. 中國內鏡雜志, 2008, 14(5): 487-490.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0.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在脾血管應用解剖中的意義.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7, 23(12): 930-932.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1.平陽霉素乳劑對增生期毛細血管瘤細胞微環境的影響. 腫瘤防治研究, 2007, 34(9): 690-693.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2.血管瘤患兒雌激素升高因素及其與瘤體增生的關系.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07, 22(18): 1430-1431.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3.腹腔鏡手術治療十二指腸旁疝合并腸旋轉不良.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07, 7(5): 495-496.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4.罕見的小兒腎外腎母細胞瘤合并隱睪1例. 中華腫瘤雜志, 2007, 29(5): 399.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5.腹腔鏡輔助治療小兒乙狀結腸冗長癥的臨床應用.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07, 22(3): 200-202.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6.平陽霉素乳劑對增生期毛細血管瘤細胞凋亡的誘導.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06, 22(5): 362-364.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7.平陽霉素乳劑涂擦治療增生期毛細血管瘤30例.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06, 21(17): 1190-1191.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8.小兒腸造瘺術的臨床應用體會.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2006, 27(8): 439-440.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19.腹腔鏡巨脾切除術治療小兒遺傳性球型細胞增多癥.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05, 5(9): 694-695,707.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20.嬰兒交界性皮膚纖維組織細胞瘤誤診為炎性血管瘤一例.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2005, 26(5): 252.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21.腹腔鏡在小兒胃內巨大結石取處中的應用.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2004, 25(4): 309. 核心期刊 第1作者 參編著作: 1.《中華醫學會醫師培訓工程》項目之“小兒外科腔鏡手術系列”光盤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十一五”重點音像出版規劃教材)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編 委 2. 負責編寫了全國醫療衛生人員職稱考試《主治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外科學》再版中的小兒普通外科部分。 編 委 3. 參編《小兒腔鏡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在編中) 編 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