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窺鏡中心
從事內鏡診療研究工作32年來,現擔任復旦大學內鏡診療研究所副所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鏡診療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疾病控制中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疾病控制中心腫瘤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醫學會內鏡學會委員。多次參加國際性和國內學術會議,在大會上進行演講和操作表演。 創建了獨特胃鏡的檢查方法,直視下看清解剖,慢慢進食管直達十二指腸,然后慢慢退出仔細觀察,避免反復進出使病人檢查過程中的不適感明顯減輕,2分鐘內能完成檢查。創立自己獨特的應用力學原理避免結襻結腸鏡的操作技術,不但病人沒有明顯的不適痛苦,而且插達回盲部時間只要2分鐘,最重要的是可以防止腸穿孔并發癥的發生,至今檢查60000余例結腸鏡,無一例腸穿孔并發癥的發生,在國內外少見。曾獲得國際醫學金像獎,上海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科技成果一等獎。 在早期大腸癌檢出率為居全國之首。創立了大腸癌術前、術中檢查方法,避免患有多原發病變患者行第二次剖腹手術之苦,并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創建大腸癌術后定期的無癥狀的結腸鏡隨訪制度,使大腸多原發癌的發病率明顯減低,無淋巴轉移早期的多原發癌占75%。在對大腸癌前期病變小的扁平、凹陷性腺瘤和無腺瘤組織的早期大腸癌方面的研究在國內處于領先。尤其是對大腸癌前期病變—腺瘤和早期大腸癌的內鏡下各種治療方法具有豐富的經驗。對在內鏡下治療后的早期大腸癌,是否補充外科根治性手術頗有研究,為結腸鏡下治療后的早期大腸癌補充外科手術提供了依據。在內鏡下息肉摘除、吻合口狹窄的切開和腫瘤狹窄的擴張,各種腔道支架的置入術,以及應用氬氣刀、微波、高頻電,對腔內腫瘤病變的治療,富有經驗。在腫瘤內鏡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聲譽。 在國內外發表醫學論文30余篇,科普醫學文章10余篇,參與編寫的專著有現代腫瘤學、現代外科學、現代內鏡學、現代肛腸外科學、現代臨床腫瘤學、下消化道內鏡學、常見腫瘤的診療手冊、常見腫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消化內鏡操作技巧、內鏡的臨床應用、胃癌綜合治療、結直腸肛管癌、大腸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進展、臨床腫瘤學概論、醫學百科全書等。
食管、胃和腸消化道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