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嵐主任醫師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血管內科
黃嵐,男,主任醫師,教授,全軍心血管內科中心主任,博士導師,全軍心血管內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9年7月出生,四川成都市人,中共黨員,軍隊恢復高考招生后的首批本科生,1983年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獲學士學位;1993年博士研究生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現為心血管內科專業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第三軍醫大學新橋心血管病專科醫院副院長,第三軍醫大學全軍心血管內科研究所所長、重慶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津貼、軍隊特殊人才1類津貼獲得者;多次赴國外研修心血管疾病臨床及基礎研究工作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技術。獨立完成心臟介入手術14500例次,在心血管疾病治療和研究領域有較高的學術造詣,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務委員。是心血管病領域及心臟介入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家。 學術任職:國際心臟研究會委員,美國心臟學院Fellow(FACC),首批中華心血管病專家會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分會常務委員,中華心血管專委會肺血管病組副組長,中國心臟學會常委兼秘書長,全軍心血管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中華起搏與電生理學會委員,中華介入培訓委員會委員,中國微循環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生物醫學生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起搏與電生理學會主任委員,重慶市介入心臟病學會主任委員,《International J Cardiology 》、《Cardiovascular J pharmaco》、《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等25個雜志編委。 專業特長:1、擅長冠心病防治,開展的冠心病防治的主要內容包括:冠心病病人經皮冠脈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術;冠脈內超聲消融術;冠脈血運儲備能力評價;心肌血運重建術;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與冠心病發生及臨床表現的關系;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心肌血管再生。2、擅長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心內電生理標測及射頻消融術;瓣膜球囊成形術及起搏器植入術;肥厚型心肌病經皮間隔化學消融術。多次赴美國、加拿大等國學習,是冠心病及心臟介入診療的全國知名專家。 論文及著作:論文 267篇,其中34篇SCI,主編120萬字專著2部,副主編專著6部。參編專著30部。 獲獎:1.超聲引導下凝血酶封堵治療醫源性假性動脈瘤的臨床研究,2006年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第1完成人); 2.心力衰竭心肌重構和干預靶點的臨床和機制研究,2007年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4完成人); 3.血管細胞損傷、修復與相關心血管疾病救治的研究,2004年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1完成人)。 4.血管內皮損傷與缺血性心肌損傷研究,2001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完成人)。 5.全軍育才銀獎 (2007年) 在研課題: 國家自然基金課題4項 軍隊“十一五”杰出人才項目1項 軍隊“十一五”攻關課題分題1項 國家“十一五”支撐課題分題3項
冠心病防治:冠心病病人經皮冠脈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術;冠脈內超聲消融術;冠脈血運儲備能力評價;心肌血運重建術;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與冠心病發生及臨床表現的關系;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心肌血管再生。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心內電生理標測及射頻消融術;瓣膜球囊成形術及起搏器植入術;肥厚型心肌病經皮間隔化學消融術?
向葵副主任醫師
巫山縣人民醫院 · 心血管內科
擅長:冠心病防治:冠心病病人經皮冠脈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術;冠脈內超聲消融術;冠脈血運儲備能力評價;心肌血運重建術;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與冠心病發生及臨床表現的關系;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心肌血管再生。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心內電生理標測及射頻消融術;瓣膜球囊成形術及起搏器植入術;肥厚型心肌病經皮間隔化學消融術?
王振華副主任醫師
巫山縣人民醫院 · 心血管內科
擅長:冠心病防治:冠心病病人經皮冠脈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術;冠脈內超聲消融術;冠脈血運儲備能力評價;心肌血運重建術;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與冠心病發生及臨床表現的關系;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心肌血管再生。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心內電生理標測及射頻消融術;瓣膜球囊成形術及起搏器植入術;肥厚型心肌病經皮間隔化學消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