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明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科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乳腺科主任,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腫瘤生物技術研究室主任。美國M. D. Anderson癌癥中心訪問教授。2008年7月回國,與楊名添教授一起建立腫瘤防治中心乳腺科并擔任主任。2009年9月建立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腫瘤生物技術研究室并擔任主任,2009年與法國讓佩林癌癥中心建立中法癌癥遺傳學聯合實驗室并擔任主任。目前是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美國臨床癌癥研究協會(ASCO)和美國基因治療協會(ASGT)等會員,是《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編輯部責任編委、美國《Journal of Cancer》和《中華乳腺病雜志》責任編委,《Cancer Research》、《Human Gene Therapy》和《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等多家雜志的審稿人。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一審、二審專家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廣東省醫學鑒定專家,廣州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 從事腫瘤和乳腺癌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二十多年,在乳腺疾病的診斷、手術和綜合治療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腫瘤分子生物學和靶向治療分子機制方面研究成績突出。 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于1986年獲醫學學士學位,1994年獲博士學位。1995-1997年在西班牙做博士后,1997-1999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做博士后,1999-2003年在美國貝勒醫學院任副研究員。2003-2008年在美國德州大學M. D. Anderson癌癥中心任研究員,曾任分子和細胞腫瘤系轉化研究課題組負責人,2010.9-2010.10在法國讓佩林癌癥中心合作研究。長期致力于癌癥的基因調控,活體成像轉基因動物模型和癌癥的靶向基因治療等方面研究,發展了多套新穎的對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肝癌等多種癌癥的靶向治療策略和臨床前期產品,與中國、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及臺灣地區的多家研究機構開展了廣泛的交流和合作。 共發表論著70余篇,其中SCI論著50余篇(包括Cancer Cell, Nature Cell Biology,Science Signaling, Caner Research,Oncogene, Human Gene Therapy,Mol Cancer Therapeutics, Cancer Gene Therapy,Molecular Endocrinology,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等)。中英文專業書籍3本中各一章。其中以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總影響因子90余分,1篇大于20(Cancer Cell,2007),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發表論文總影響因子累計超過300余分,他引共10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論文單篇他引最高70余次,共同作者單篇他引最高80余次。其中納米顆粒介導的VISA系統靶向治療胰腺癌的主要研究成果,發表在2007年7月份的Cancer Cell(IF值24.9)上。美國Science News上評論:“這種治療癌癥的方法是獨一無二的,對癌癥既有非常強的療效又非常特異”。美國ABC電視臺認為“這是癌癥治療的一個重大突破”。在論文發表后短期內,來自美國<<世界日報>>,以及中 國、英 國、俄 國、德 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蘭、希臘、阿拉伯、韓國、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多家科學雜志和新聞媒體對該成就進行了200多次報道和高度的評價。已獲得或申請中國美國發明專利11項,研制臨床前期產品10項,其中1項已部分轉讓給美國Pfizer(輝瑞)制藥公司,其中1項已經FDA批準,獲許進入I期臨床驗證,已部分轉讓給臺灣東洋制藥公司,其中1項已部分轉讓廣州制藥公司共同開發。先后承擔美國NIH、NCI重大課題5項。回國后,實施臨床研究多項,主持中山大學II類引進人才基金、廣州市科技計劃、廣東省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和國家自然基金面上和重點項目等30余項,經費600余萬元。 研究方向: 1. 乳腺腫瘤的診斷及治療,乳腺癌干細胞及納米靶向治療,乳腺腫瘤分子遺傳學 2. 腫瘤學和分子醫學(腫瘤的發生發展機制,腫瘤早期診斷與生物治療等) 3. 細胞生物學 4. 影像醫學與生物醫學工程 5. 新型實驗動物模型 發明專利: 1. 謝小明等。One type of the innovative syringe.中國專利號(1994): ZL 93233668.X. 2. 謝小明等。CANCER SPECIFIC PROMOTERS (Including breast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 USPT Patent. 癌癥靶向基因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 美國專利申請號(11.2007):119430572 (AO-UTSC:995US) 3. 謝小明等。CANCER SPECIFIC PROMOTERS (Including breast cancer, pancreatic cancer, prostate cancer). USPT Patent. 癌癥靶向基因治療乳腺癌, 胰腺癌和卵巢癌. 美國專利號(2010):US7723104B2 4. 謝小明等。EZC-prostate (a transgenic mouse model)(Disclosure). License to Pfizer (美國) 2005 5. 謝小明等。一種可高效高特異滅殺乳腺癌細胞的藥物。中國專利號:201110371596.2。License to Guangzhou Pharmaceutical。 6. 謝小明等。一種可高效在體內外轉染基因的新型脂質體及其制備方法。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10300920.1 7. 謝小明等。一種在腫瘤細胞中高效高特異表達靶基因的載體T-VISA。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10300441.X 8. 謝小明等。一種可高效高特異滅殺乳腺癌細胞的藥物T-VISA-PEA15。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10063812.1 9. 謝小明等。一種可高效高特異滅殺P53基因突變型乳腺癌細胞的T-VISA-miR34脂質體。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10064390.X. 新聞與報道: 1. 納米顆粒介導的VISA系統靶向治療胰腺癌的主要研究成果,已發表2007年7月份的Cancer Cell (IF:24.962)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胰腺癌專家Scott E. Ken教授,在 Science News 上評論:“這種治胰腺癌的方法是獨一無二的,對胰腺癌既有非常強的療效又非常特異”。 2. 美國ABC電視臺認為“是胰腺癌治療的一個重大突破”。 3. 來自美國、中國、俄 國、德 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蘭、希臘、阿拉伯、韓國本等世界各的科學雜志和新聞媒體對該成就紛紛進行了200多次報道,并給予了高度的價。 4. 中國醫學論壇。2010.11 5. 廣東醫師協會。 2010.9 6. 南方都市報。2008.10 7. 羊城晚報。 2012.3 .學會會員和社會兼職: 1.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1998年) 2. 美國基因治療協會(ASGT)會員 (1999年) 3. 美國 Sigma Xi 科學研究會會員(2000年) 4. 美國癌癥研究協會會員(AACR),(2004年) 5. 美國臨床癌癥研究協會(ASCO)(2008年) 6. 美國《Journal of Cancer》編委 7. Board member,《Journal of Tumor》, Hong Kong 8. 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乳腺癌專業委員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一審、二審專家 10. 國家博士后基金評審專家 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癌癥)責任編委 12. 《中華乳腺病雜志》責任編委 13. 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 14. 廣東省醫學會乳腺病分會常委 15. 廣東省醫師協會乳腺專科醫師工作委員會常委 16.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 17. 廣東省醫學鑒定專家 18. 廣州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
在乳腺疾病的診斷、手術和綜合治療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腫瘤分子生物學和靶向治療分子機制方面研究成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