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血液內科
1950年出生,漢族,湖北漢口人。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血液研究室主任。1982年獲得西安醫科大學血液學碩士學位,1986-87年赴比利時魯汶大學人類遺傳學中心研修腫瘤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曾經在天津醫科大學、南開大學任教,分別負責血液學教研室、醫學分子生物學室。1994年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現任研究員、教授、血液內科副主任、血液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學跨學科中心專家、北京大學985課題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首都醫科大學特聘教授。
近年主要從事白血病、淋巴瘤以及血液遺傳病的基因診斷和免疫(基因)治療研究。發現T細胞通過特殊的抗原肽控制著不同基因型的B細胞,以此原理制備了“抗淋巴腫瘤的基因家族特異性核酸”基因藥物。建立了能夠用于白血病以及其他多種疾病臨床診斷的PCR基因芯片,獲得國家專利。在白血病微小殘留病診治,遺傳性貧血的基因突變,骨髓移植后細胞嵌合狀態研究,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基因不穩定性、雜合性丟失、基因突變和基因甲基化狀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發病的分子機理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發表論著180篇。主編科技著作包括“現代血液腫瘤的診斷
趙恒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南昌市第一醫院) · 血液內科
擅長:近年主要從事白血病、淋巴瘤以及血液遺傳病的基因診斷和免疫(基因)治療研究。發現T細胞通過特殊的抗原肽控制著不同基因型的B細胞,以此原理制備了“抗淋巴腫瘤的基因家族特異性核酸”基因藥物。建立了能夠用于白血病以及其他多種疾病臨床診斷的PCR基因芯片,獲得國家專利。在白血病微小殘留病診治,遺傳性貧血的基因突變,骨髓移植后細胞嵌合狀態研究,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基因不穩定性、雜合性丟失、基因突變和基因甲基化狀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發病的分子機理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發表論著180篇。主編科技著作包括“現代血液腫瘤的診斷
葛崢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 白血病專家專病門診
擅長:近年主要從事白血病、淋巴瘤以及血液遺傳病的基因診斷和免疫(基因)治療研究。發現T細胞通過特殊的抗原肽控制著不同基因型的B細胞,以此原理制備了“抗淋巴腫瘤的基因家族特異性核酸”基因藥物。建立了能夠用于白血病以及其他多種疾病臨床診斷的PCR基因芯片,獲得國家專利。在白血病微小殘留病診治,遺傳性貧血的基因突變,骨髓移植后細胞嵌合狀態研究,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基因不穩定性、雜合性丟失、基因突變和基因甲基化狀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發病的分子機理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發表論著180篇。主編科技著作包括“現代血液腫瘤的診斷
李娟主任醫師
南京鼓樓醫院 · 血液內科
擅長:近年主要從事白血病、淋巴瘤以及血液遺傳病的基因診斷和免疫(基因)治療研究。發現T細胞通過特殊的抗原肽控制著不同基因型的B細胞,以此原理制備了“抗淋巴腫瘤的基因家族特異性核酸”基因藥物。建立了能夠用于白血病以及其他多種疾病臨床診斷的PCR基因芯片,獲得國家專利。在白血病微小殘留病診治,遺傳性貧血的基因突變,骨髓移植后細胞嵌合狀態研究,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基因不穩定性、雜合性丟失、基因突變和基因甲基化狀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發病的分子機理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發表論著180篇。主編科技著作包括“現代血液腫瘤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