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若君副主任醫師
解放軍第309醫院老年病科
武若君,男,副主任醫師。1985年7月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醫療系。1985年7月至1991年1月309醫院心內科.ICU主治醫師。199,年,月ICU副主任, 2002年10月高干一科副主任,2003年7月兼任器官移植中心ICU主任。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記干部病房主任武若君 武若君:干部病房主任,副主任醫師。發表論文近30篇,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中華實用醫學雜志》編委。 從華山搶險英雄、抗擊非典三等功臣到全軍優秀共產黨員,從心內科、ICU病房到干部病房,這是一串踏實的足跡,一條實現人生價值的道路。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的武若君以他的執著和堅韌,獻身于他所熱愛的醫學事業,在我院辛勤工作了25個年頭。采訪武若君,主觀認為從他的身上一定能挖掘出不少的故事。然而,情形出乎意料,“干好工作是我應盡的職責。”一句簡短的話語概括了他所做的一切,我只能迂回采訪。 干部病房老主任王亞真是大家都很敬仰的專家,我決定首先去采訪她。說明來意后,老主任坦誠地說:“幾年來,我一直沒有退休的感覺,小武對我很尊重,也很關心。”看著王教授祥和的面孔,環顧她布置優雅的辦公室,處處透著王老對這個崗位、環境的熱愛和滿足。同時,我也感受到,武若君為人的明理與厚道。 干部病房護士長張俊紅對我談起這樣一件事,患者已經過世,家屬和子女還給干部病房和武主任送錦旗,我感到很新奇。我向武若君求證,他平靜的說:“這是常事。”前些天,國 防大學的一位90多歲的老紅軍去世了,料理完后事,他的5個子女聯名向干部病房送來錦旗,以表達子女們對干部病房的醫護人員幾年來無微不至關心老父親的感激之情。同事們回憶說,最近幾年徘徊在生命邊緣上的老紅軍,無論是在白天、晚上,還是凌晨,出現生命垂危的情況,家屬就立即送到309,武若君總是第一個趕到現場實施搶救,一次搶救后,已是凌晨2、3點鐘,武若君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辦公室,坐在椅子上居然睡著了。問他動力何來,他說:“干部病房大部分是老年患者,人都有父母,自己也有老的時候,以己度人,應該為患者服好務。”從他質樸的話語當中,我感受到了一顆善良的心。在當前復雜的醫療大環境下,醫患關系日趨緊張,有些醫生要么選擇明哲保身,要么惟利是圖,而武若君始終堅 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淡泊名利是大家對武若君的普遍評價。在干部病房這個大家庭里,始終氤氳著和諧的氛圍,這與武若君的工作作風和為人處事原則分不開。在一個單位里,往往有幾個敏感時期,如評功評獎、調級調銜等,既是獲得榮譽的時期,也是極易產生矛盾的時期。這時,武若君總是謙讓為先,把榮譽和機會留給手下人。近幾年,干部病房先后有多人立功受獎,武若君由衷的為他們高興。他的這種大度、實在、公正的品質,讓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感到溫暖,愿意為這個集體分擔,維護集體的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