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作勤主任醫師
上海中山醫院骨科
閻作勤,男,主任醫師,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華創傷學會委員,上海創傷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骨科學分會關節學組委員. 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技術以及先天性畸形、髖關節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的診治,并開展了一些新的技術:1、2003年上海市最早開展了骨髓基質干細胞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研究;2、在國內最早引進T-SAW,進行椎板大塊切除回植治療椎管內腫瘤,獲得了良好的療效,在此基礎上,改進Tomita大塊切除椎體腫瘤技術,針對手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設計了專門器械(已申請專利),簡化操作難度,降低手術風險,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脊柱腫瘤的治療水平(包括原發性和轉移性),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 申請人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上海市衛生局課題和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二項,作為第三參與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子課題項目的科研工作。參加編寫或編譯的專著有:《實用外科學》、《脊柱創傷外科學》、《實用骨科手冊》、《周圍神經損傷基礎與臨床研究》、《外科手術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O’connor關節鏡外科學》等。2006年主譯出版了66萬字的《脊柱外科手術圖譜》專著一本。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申請一項專利。在國內外骨科領域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近5年發表18篇,其中SCI論文6篇,核心期刊11篇。在股骨頭壞死研究方面發表SCI論文兩篇(IF2.9,2.7),在國際上首先發現采用利福平增強P-gp的活性有助于降低激素性壞死的發生,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的期刊Calsif Tissue International,為降低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發生提出了一種新的思路。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委員
股骨頭無菌性壞死,人工關節置換,微創技術,脊柱腫瘤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