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志勇主任醫師
解放軍總醫院燒傷整形醫院燒傷外科
1942年畢業于國立上海醫學院,1947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醫學院研修一年。歷任上海紅十字會第一醫院(現華山醫院)、中山醫院外科醫師、主治醫師;軍事醫學科學院實驗外科系副主任、副研究員;解放軍總醫院創傷外科、燒傷科主任、主任醫師;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外科教授;解放軍第三〇四醫院副院長、創傷中心主任、燒傷研究所所長。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參加過抗美援朝、中印、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邢臺、唐山大地震及成昆鐵路救傷工作。曾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名譽顧問、中華醫學會創傷外科學分會常委、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中華整形燒傷雜志》副主任編委,現任《解放軍醫學雜志》主任編委、《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雜志》副主編、國際燒傷學會機關報《Burns》雜志編委、國際燒傷學會資深會員、美國和加拿大創傷學會榮譽會員、以色列燒傷學會榮譽會員。 50年代,在國內最早從事放射復合燒傷治療的實驗研究,初步闡明了病程規律和治療方法。提出細菌內毒素可能是產生燒傷后膿毒癥的主要原因。在燒傷治療中,倡導了休克期復蘇加用全血、休克期血液動力學監測指導輸液量、CO2張力計監測胃腸道血供應、應用山莨菪堿改善胃腸道供血以降低細菌內毒素的移位、應用氧自由基清除劑以減輕重灌流損傷、休克期大面積切痂等,通過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提出燒傷休克治療應達到三個目標。深入研究了燒傷膿毒癥和多器官障礙綜合征的發生機制及防治措施,降低了發生率和死亡率。總燒傷治愈率達98%,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領導完成低溫儲存皮膚的研究,建立了國內第一家液氮保存異體皮庫。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并有23項科研成果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其他獎24項。主編和撰寫學術專著27部,發表學術署名論文900余篇,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榮立二、三等功3次,榮獲“八五”、“九五”軍隊后勤科技獎,1996年獲全軍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并被總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師”,1999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0年被總后授予優秀科技人才建設伯樂獎并榮立一等功。被聘為加拿大白求恩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暨南大學教授,曾在加拿大九所醫學院校做學術報告。曾被美國創傷外科學會聘請作Fitts報告,獲得好評,為Fitts報告者中唯一的中國人。
燒傷膿毒癥和多器官障礙綜合征;燒傷后膿毒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