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秀主任醫師
銅陵市婦幼保健院兒科
章秀同志是銅陵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醫師,安醫大兼職副教授,中共黨員,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1年,在應用技術上具有技術創新,解決了關鍵性技術難題,獲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開展了新項目、新技術、新療法 先后赴國內一流的上海新華醫院和北京兒童醫院進修兒內科1年、新生兒重癥監護(NICU)7個月,每年參加2次全國性“三新”學習班和學術交流會,每年自費購買兒科參考書十余冊,訂閱與兒科有關的醫學雜志15種,及時攝取信息,熟悉本學科國內外的最新進展,把握學科建設的方向,解決了關鍵性技術難題,開展了如下的新項目、新技術、新療法。 1、建立了新生兒重癥監護(NICU)專科 解決了NICU的三大核心技術,靜脈營養技術(內環境的穩定)、機械通氣技術、微量血氣分析技術目前日趨成熟,在醫院的大力扶持下,先后投資200萬元,購買了國際上一流的設備,改造了病房,按照NICU每個搶救單位的標準建立了NICU的規范病房。 目前,NICU的年搶救危重新生兒數、儀器設備、人才的配量、治療的效果在省內處于領先水平,得到了省專家組的多次肯定和贊揚。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降低了危重新生兒搶救后的后遺癥的發生率,為提高人口素質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2 、開設了小兒哮喘專科 按GINA方案,規范了小兒哮喘的治療,成為省哮喘防治網絡(省哮喘聯盟)的成員單位,目前登記在冊進行正規治療的哮喘患者415人。 3、引進并推廣了新生兒新法復蘇技術 每年均在全市舉辦學習班,以實際行動落實了衛生部婦幼司要求把“新法復蘇技術”按照當時的“新法接生技術”一樣推廣下去。近3年,該培訓班被列為市級繼教項目。 4、開展的新的診療方法: 1) 經鼻氣管插管術; 2) 胸骨骨髓穿刺術; 3) 套管針胸腔閉式引流術; 4) 持續靜脈點滴咪唑安定治療驚厥持續狀態; 5) 持續靜脈點滴硫酸鎂治療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 6) 持續靜脈點滴腎上腺素在兒科高級生命支持(PALS)中的應用; 7) CPAP在兒科的應用。 (二)學科建設 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學科的整體狀況:床位120張(其中普兒70張,NICU30張,PICU20張),年門診量6.25萬人次,年住院2820人次。獲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較好的經濟效益。兒科被授予省“青年文明號”,被評為省臨床醫學第二、第三周期的重點學科。醫護人員46人,正高、副高、中級職稱以及其他分別為2、6、15、21人,基本呈寶塔式結構。醫生均為本科以上、護士均為大專以上學歷。重視人才的培養,每年均有1-2人進修相關專業,每年均有十幾人次參加省級以上的兒科新進展學習班和學術研討會。 (三)帶教工作 我院為安醫大的教學醫院,市職業技術學院的附屬醫院,每年均接受包括上述兩所院校的共七所學校的帶教實習任務。 章秀同志每年舉辦市級繼教項目1項(新生兒新法復蘇技術),院內三個專題講座(小兒液體療法-TPN、PALS、苯丙酮尿癥),科內講座,教學查房等。去年5月還在市人醫、有色職工總院、縣人醫各授課1次。今年“兒科級生命支持(PLAS)”被列為省繼教項目。 (四)科研工作 做為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并在市科技局立項的科研項目三項: 1、《首次熱性驚厥的再發率及相關因素的研究》,獲省科研成果獎、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胎兒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及對圍生期異常的影響》,已按課題設計的要求,完成了1000例。經文獻檢索,開題時,國內空白,結題時,密切相關2篇。 3、《先天性佝僂病發病因素的研究》在市衛生局立項。 (五)發表的論文 1、持續和間歇光療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療效比較《實用兒科臨床雜志》(兒科學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6;21(15):1022、1028 2、小兒麻疹51例臨床分析《臨床肺科雜志》(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2007;12(9):989-990 3、首次熱性驚厥的再發率及相關因素的研究《實用兒科臨床雜志》(兒科學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3;18(6):461-462 二、醫療技術精湛,臨床經驗豐富,成功地診治和搶救了大量的疑難、危重的病例。 (1) 作為兒科主任醫師,深入臨床第一線,只要不外出學習,每天上午大查房,下午例行查房,晚上也經常在病房,一年有150個晚上在病房。2004年9月19日到9月27日,因搶救外地轉來的一位“驚厥持續狀態”的十歲患兒,診斷為“瑞氏綜合癥(ⅴ期)”,符合小兒“腦死亡”的診斷標準草案,連續七天八夜堅守病房。2005年8月,三個危重新生兒插管上呼吸機,連續7個整夜在科室參加并指導搶救。 (2)由于在省內率先成立了兒童重癥監護病房(PICU)、省內一流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PICU每年入住230例,NICU每年入住300例。成功的診斷和治療了大量的急危重癥病例,如: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驚厥持續狀態、哮喘持續狀態、重癥腎病綜合癥、重癥ITP、有機磷農藥中毒、瑞氏綜合癥、新生兒呼吸暫停、新生兒濕肺、NRDS、MAS、新生兒肺出血、氣漏綜合癥、新生兒驚厥、HIE、顱內出血、新生兒低血糖、NEC、新生兒硬腫癥、極低體重兒(<1500克)、極早產兒、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先天性膈疝、重癥肺炎、支氣管異物、消化道出血、病毒性心肌炎、遲發性Vitk1缺乏癥、重癥病毒性腦炎、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支原體腦炎、重癥肌無力等。 診斷和治療了一些兒科的疑難少見病,如:嬰兒急性血吸蟲病、嬰兒有機磷農藥中毒、新生兒乳糜胸、新生兒肝破裂、嬰兒酮癥酸中毒、TOLOSA綜合癥、火棉膠嬰兒、嚴重低鉀血癥(血鉀1.45mmol/L)、偏側萎縮癥、新生兒先天性胃壁肌缺如等。 三、獎勵情況 1、 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市政府) 2、 市“衛生工作十佳”(市委、市政府) 3、 省“青年崗位能手”(省衛生廳、團省委) 4、 市“首批跨世紀學科和技術帶頭人”(市衛生局) 5、 市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團市委) 6、 市首屆“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市委、市政府) 7、 市衛生局“兒科學科帶頭人”(市衛生局) 8、 省“十佳醫生”(省衛生廳) 9、 市“兒科學科帶頭人”(市政府) 10、 省兒科學會委員(省兒科學會) 11、 省圍產醫學會委員(省圍產醫學會)
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1年,在應用技術上具有技術創新,解決了關鍵性技術難題,獲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較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