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勁松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乳腺外科
職 稱:主任醫師 職 務:科主任 科 室:乳腺外科 醫療專長: 陸勁松教授從事乳腺癌的臨床診治工作多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個體化手術治療、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等。共培養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5名。近年以通訊作者、 門診時間:專家門診:周四全天 門診六樓 特約專家:周二全天 干保樓 三樓 教育經歷 陸勁松1993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1993年至今歷任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現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師,教授。期間1995年至2000年在上海醫科大學研究生院攻讀腫瘤外科專業研究生,并獲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0于美國底特律醫療中心Karmanos癌癥研究所做訪問學者,從事乳腺癌基礎研究工作1 年余。 學術職務 陸勁松,博士學位(腫瘤外科專業),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并兼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執行委員會委員,CSCO青年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乳腺癌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陸勁松教授還是眾多醫學雜志的編委,包括《The Oncologist 中文版》、《臨床腫瘤學雜志》、《臨床腫瘤學論壇》,并擔任《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Breast Cancer Research》, 《Molecular cancer》,《腫瘤》,《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中國癌癥雜志》等國內外學術雜志的同行評議審稿人。 課題研究 陸勁松教授參與了多個乳腺癌基礎研究項目,包括2012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乳腺癌社區篩查和早期診斷模式的建立、臨床推廣和基礎研究;2011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基于中國上海乳腺癌流行病學特征的腫瘤篩查和早期診斷模式的應用與推廣;獲2009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乳腺癌肺轉移調控機制的揭示和臨床應用等。 陸勁松教授從事乳腺癌的臨床診治工作多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個體化手術治療、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等。共培養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5名。近年以通訊作者、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5篇, 累計影響因子達53.31總被引用次數達266次,其中包括被國際知名學者在學術會議上引用,和被Nature Review, JCO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NEJM(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頂級學術雜志上的文章引用。指導研究生撰寫參與國際頂級乳腺癌會議論文交流13篇,其中有兩篇獲得2012年美國St Antonio乳腺癌論壇的Avon-AACR International Scholar-in Training Award獎。主編學術專著《乳腺疾病綜合診斷學》 (70萬字,2012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參編學術專著六本以上,包括《現代乳腺腫瘤學進展》、《乳腺腫瘤學》、《腫瘤外科手術學》、《中國臨床腫瘤學進展2010》、《中國臨床腫瘤學進展2011》、《中國臨床腫瘤學進展20112》等 。 獲得榮譽優異的醫療質量、良好的服務態度,使陸勁松教授得到了廣大患者的愛戴,2011年獲得 上海市教衛系統“醫德標兵”,2012獲得“上海市十佳醫生”榮譽稱號。 陸勁松教授參與了多個乳腺癌基礎研究項目,包括2012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乳腺癌社區篩查和早期診斷模式的建立、臨床推廣和基礎研究;2011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基于中國上海乳腺癌流行病學特征的腫瘤篩查和早期診斷模式的應用與推廣;獲2009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乳腺癌肺轉移調控機制的揭示和臨床應用等。
主要研究方向為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個體化手術治療、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