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級別: 三級甲等 綜合
醫保定點:未知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前身為省立第二醫院,始建于1944年,建國后改肇慶醫院,當時全院工作人員26人,病床十幾張,只有簡單的病床和診室,設備極為簡陋。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醫院發展迅速,如今已成為肇慶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所集醫療、護理、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1994年、1995年分別通過評審,跨入了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及“愛嬰醫院”、省“教學醫院”的行列。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新院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作為肇慶市的首要民生工程,從2009年起興建,2012年落成竣工,2013年1月30日完成了整體搬遷并全面投入使用。新院占地304.5畝,建筑面積約19.2萬平方米。此外,在2010年經肇慶市人民政府批準,將原肇慶市第四人民醫院合并為我院北嶺分院。醫院現有編職人員1583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281人,中級301人,博士2人、碩士41人。作為肇慶市最大的綜合性醫療機構,醫院不僅科室設置齊備,專科建設也各具特色,新生兒科、骨科、高血壓、糖尿病等多個特色專科在省內、市內都保持著較強的優勢。“急性腦梗塞動脈溶栓術”等四個項目被作為國家“九五”、“十五”攻關計劃重點課題,被衛生部評定為“顱內血腫微創穿刺粉碎清除術全國研究與推廣協作組協作醫院”,“A型肉毒毒素不同濃度治療偏側面積痙攣多中心隨機雙盲交叉對照研究”等4項課題獲省科技廳和省衛生廳立項,2013年,成為“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
“科技興院”是醫院多年堅持的發展觀的重要一環,在上級醫院的悉心指導下,我院開展的干細胞移植術和嬰幼兒心外膜下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腦動脈瘤血管內微彈簧圈栓塞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心臟冠動脈搭橋手術、體外循環常溫下心臟不停跳行肺動脈瓣狹窄切開術,心血管介入手術,成人心外膜下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內窺鏡手術,微創和腔鏡手術等項目均達到省內的先進水平。醫院的科研水平不斷提高,2013年,醫院獲省科技廳科研立項資助課題2項、省衛生廳科研立項課題1項,獲市科研立項課題54項,推廣項目1項,參與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研究和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等課題3項。從2002年起,醫院連續11年來在全市科研成果獎評選中,總獎項居全市首位。
作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醫院長期以來承擔了中山大學、廣東醫學院、廣州醫學院、廣東藥學院、肇慶醫專等8個高、中等院校的臨床實習教學任務,醫院與中山大學醫學院、廣東醫學院建立共建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培養了碩士研究生名,每年接收實習進修生約400多人次,開展省級和市級繼續醫學教學項目達10余項。
醫院現有編制床位1800張(其中北嶺分院床位100張),現已開放床位1576張,年門、急診量83多萬人次,住院病人數約3.2萬人次。同時,每周還開設專家、專科門診44單元和家庭病床以及社區保健服務,為社會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醫院擁有設備先進的ICU、CCU病房,各種內窺鏡、3.0T磁共振成像系統、ECT、螺旋CT、1000毫安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電子直線加速器、模擬定位機、全能麻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B超診斷儀、電子胃腸鏡系統、血液透析機等10萬元以上設備260多臺套。
醫院先后獲得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百家優質品牌醫院”、省“百家文明醫院”、“健康廣東、政府放心百姓健康醫院”等稱號,并被省衛生廳作為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工作有力、效果突出的十個單位之一,向衛生部推薦表彰。
69年來,醫院以執著的醫志、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和嚴謹的學風書寫了輝煌的歷史,今天,正為打造“一流環境、一流技術、一流設備、一流服務、一流醫院”的新醫院而努力奮斗!(2014年2月)
醫院地址: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東崗東路9號
乘車路線:到達門診部:9路(總站)、22路(總站)、26路、27路、30路、31路、202路、205路。到達住院部:21路、24路、31路(總站)、201路、203路、205路。到達醫技樓:27路、202路。1路、10路、18路、北嶺公園專線1、北嶺公園專線2在東崗新村站下車后步行200米。?
聯系電話:0758-2102104、21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