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始建于1930年,原為天津鐵路中心醫院,1999年9月,增名為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成為全面對外開放、全面參與市場競爭的市級中心醫院。2001年8月,天津市政府對全市衛生資源進行了重大調整和長遠規劃,其中,四中心醫院被確定為天津市“北部區域醫療中心”。2004年8月23日醫院由鐵路整建制劃歸市衛生局管轄,結束了75年企業醫院的歷史。2005年12月20日醫院急救中心綜合大樓在歷經兩年的緊張施工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成為醫院發展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同年,經過專家論證,衛生局批準,天津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在四中心醫院成立,填補了本市沒有這一專科醫院的空白。
醫院曾先后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全國院內感染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院務公開先進單位、天津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天津市“十佳醫院”、天津市“九五”建功立業先進單位、天津市衛生行業誠信醫院、天津市基本醫療保險誠信建設單位、鐵道部十佳醫院、鐵道部優質醫院和路局示范醫院、天津市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天津市衛生行業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稱號;先后被確定為天津市首批放射、檢驗一單通醫院、天津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天津市交通事故急救定點醫院、商業保險定點醫院;成為天津醫科大學臨床學院、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蚌埠醫學院教學醫院。
目前,醫院占地面積66.68畝,建筑面積79947平方米,床位880張。全院職工1260余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00多人,副高以上醫務人員150余人。現擁有1.5T超導磁共振機、血管造影機、16排螺旋CT機、直線加速器、彩色多普勒診斷儀、ECT、胃腸造影X光機、麻醉工作站、全自動呼吸機、腔鏡系列、全自動生化儀、人工腎、高壓氧、氬氮激光儀、氣彈碎石儀、全套精細手術設備、功能齊全的ICU、CCU病房等先進診療設備。
重視人才和學科建設,打造醫院核心競爭力
幾年來,醫院把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做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先后引進博士、碩士人,選送各類有培養前途的醫務人員到國內外知名大醫院進修深造,創建了血液科、神經內科、影像科三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6名學科帶頭人先后成為各自專業學會的委員。與此同時,醫院不斷加強學科建設,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急救帶動專科發展的格局,除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外,醫院還著重打造心內科、神經內科、骨科等重點科室,并整合優勢科室力量,創建了創傷急救中心、心血管病治療中心和腦血管病治療中心,形成了多學科統一指揮行動快、規范化評估診斷早、專業化搶救效果好的“大急診”格局,在救助急、危、重癥患者生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強化科研工作,加大科研投入
醫院走科教興院之路,加大科研設備和經費投入、逐步改善科研條件。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天津市授銜專家金國威教授的帶領下,開展了新工作50余項,10余項科研成果通過鑒定,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呼吸內科、神經內科、腫瘤血液科、骨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腫瘤科等臨床科室和醫學影像科、檢驗科等醫技科室也廣泛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目前醫院有多項課題通過天津市衛生局鑒定,達國內先進水平。同時引進應用新技術填補天津市空白、開展市科委面向項目和重點項目、填補天津市空白項目、申報衛生局科技基金項目多項,醫院的科研實力得到明顯提升。
完善醫院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
醫院分別制訂了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發展目標,實行科學化與人性化相結合的現代化管理模式。推行了醫療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促進核心制度的落實;深化內部改革,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實施全成本核算,完善崗位考核、醫德醫風考核等制度,并加強了動態管理,以保證各項制度始終處于持續改進之中。完善的管理體系,調動了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使醫院自我發展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2007年8月以來,醫院的業務收入、門急診和住院病人數同比明顯增加,其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7.21%。
便民為民,醫院綜合滿意度保持高水平
醫院始終堅持便民為民的工作方針,實行無假日門診、推出“營養膳食配餐和取消陪人制度”、開設800免費咨詢電話、推行骨科開放透明手術,為門診實行流程再造、與120急救中心共建創傷急救綠色通道、開展“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等活動,醫院的服務舉措不斷推新、服務設施更加完善。與此同時,醫院注重拓展服務范圍,開展了“健康迎奧運,專家進社區”活動、患者健康講座系列活動、為我市老年奧運火炬手進行健康查體等活動,深受患者及家屬的歡迎,醫院的社會知名度不斷提升。在衛生局組織的患者問卷調查中,醫院的綜合滿意度達到97%。
現擁有菲利普1.5T全新超導磁共振機、菲利普V5000血管造影機、菲利普螺旋CT機、直線加速器、彩色多普勒診斷儀、ECT、大型遙控X光機、德國狼牌腔鏡系列、全自動生化儀、人工腎、高壓氧倉等先進設備
先后獲得全國院內感染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天津市“十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等榮譽稱號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