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建于1941年10月25日,是西南地區創辦較早的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之一,醫院創建于抗戰時期,扎根于黔中大地,成長于建國之后,發展于改革開放,壯大于二十一世紀;經過70余年的建設及貴醫人的努力,已發展成為貴州省規模最大,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12.8萬㎡,建筑面積13.4萬㎡,醫院編制床位2035張,實際開放床位2000至2300張。有52個臨床學科、67個病區,11個醫技科室、3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和1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在職職工3200余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798人,博士120人、碩士560人,碩博導師400余人,核心專家、省管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貴州省跨世紀人才等高端人才54人,是全省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的重要力量。
醫院年門急診量157萬余人次,年平均住院手術3.8萬多臺次,年出院病人6.1萬多人次;醫院學科設置齊全,人才技術力量雄厚,先進的設備儀器,保障了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和進步。醫院擁有全省唯一的PET/CT、雜交手術室以及320排容積CT、3.0TMR﹑ECT、大C臂等大型現代化醫療設備;開展了國內首創單 Roux-en-Y胰管-空腸膽管-空腸吻合術、經自然腔道保膽取石術、顱底顯微外科技術和微創介入手術;開展了慢性肝病與自然醫學的研究、異基因干細胞移植等一系列國內領先省內首創的新技術、新療法,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
醫院目前是國家藥監局在貴州唯一的西藥臨床試驗機構及16個學科的藥物臨床試驗基地;重癥醫學科、皮膚科、急診醫學科、普外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學科(專科);感染病科是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國家重點研究室;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基地、臨床外科基本技術培訓中心、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普通外科培訓基地、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全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健康管理基地、貴州省肝膽胰脾疾病研究所、貴州省緊急救援與重癥醫學人才培訓基地、貴州省急診急救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貴州省重癥醫學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貴州省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等均設在我院;肝膽外科、神經外科、醫學影像科、感染病科、血液科、內分泌代謝科、皮膚科、眼科為省級重點學(專)科;醫院是目前貴州省同時可開展肝、腎大器官移植、小腸、胰腺移植的醫療機構;是貴州省神經外科、內分泌代謝病、醫院感染管理、肝膽外科、重癥醫學科、醫學影像科、急診醫學科等質量控制中心;是貴州省介入治療、糖尿病、造血干細胞移植、醫學生殖、腫瘤生物治療、產前診斷中心;是中國介入診療的發源地,是衛生部最早推廣介入技術的培訓基地;近年來醫院還承擔國家“十二五”、“863”、“973”計劃重大科技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等200余項;發表SCI及中華系列文章50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48部;49人任中華醫學會委員和省醫學會主委。
貴州省緊急救援中心96999設在我院,負責指揮、協調和調度全省醫療急救資源開展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救援和跨省援救,成為貴州急救醫學戰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急診醫學科因此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醫院除了完成繁重的臨床醫療任務,作為貴陽醫學院的臨床教學基地和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承擔并完成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醫學影像學院、檢驗學院、口腔學院以及麻醉系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臨床教學工作。教書育人,果實累累,為貴州乃至全國醫藥衛生事業培養和輸送了大批人才。
醫院秉承“誠于已,忠于群,敬往思來”的校訓精神,凝聚“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醫院精神,堅持“文化建院、質量立院、人才強院、科教興院”的辦院理念和“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改革,形成多元化辦院格局,先后開辦貴醫安順醫院、貴州省腫瘤醫院、貴醫白云分院、貴醫烏當醫院等非營利性醫院。其中貴州省腫瘤醫院被評為三級甲等專科醫院、貴醫白云分院被評為三級綜合醫院。2011年,原衛生部陳竺部長、時任省委書記栗戰書在視察我院腫瘤醫院工作時,充分肯定了我院的改革是為西部欠發達地區公立醫院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條可行之路和成功模式,高度贊揚了我院在解決病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和推進我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探索公立醫院改革工作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醫院因此榮獲2011年衛生部改革創新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