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腸閉鎖在消化道畸形中不少見,為新生兒時期腸梗阻常見原因之一,占24%~32%。1500~2000例新生兒中可發生一例,男多于女,多見于早產兒。閉鎖可發生于腸管的任何部位,以回腸最多,約占50%,十二指腸次之,約占25%,空腸較少,結腸罕見。無論腸閉鎖的高低,均為完全性腸梗阻,主要表現為: 一,嘔吐。二,腹脹。三,排便變形情況。
腸閉鎖確診后應在糾正水、電解質的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后立即手術治療。如為膜式閉鎖應做隔膜切除,如為盲段式閉鎖,則做端端吻合,術中應切除閉鎖近端擴大肥厚、血供差的腸管,以防止發生術后吻合口通過障礙。結腸閉鎖多先做結腸造瘺,二期行腸吻合術,閉鎖位置越高預后越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提高治愈率,否則多在一周內死亡,死于繼發性穿孔、腹膜炎、腸壞死、吸入性肺炎等。因常為早產兒并伴有其他較嚴重畸形,病死率高達40%。